移民:放弃学区房加入移民潮

每年的12月18日是“国际移民日”(又称“国际移徙者日”)。近年来,移民话题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教育移民现象愈演愈烈。本报于11月23日推出报道《“教育移民” 现新潮》后,不少读者发来邮件对此表示关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已经将目光转战到了国外。

“学区房”不等于“名校梦”

古有“孟母三迁”,如今这个故事也有了现代版本。北京的张女士前不久卖掉在昌平区回龙观的一套三居室新房,换了一套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附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两居室。“老房子小、旧也就算了,采光还不好,要不是为了孩子以后上学,才不来受这份罪。”张女士抱怨说。

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是学区房火爆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对日益火爆的学区房市场,许多名校不得不花样翻新地立下许多“限学令”。例如海淀区很多热门小学已经对落户时间执行严格限定的政策:若买的学区房、学校房上学名额未被占用,落户该房的年限应该在入学当年9月1日前满5年。达到此要求的孩子才能视为该学区学生,否则均按外学区学生入学。外学区学生想要入学则意味着巨额赞助费。不少家长表示:“就算交了赞助费,也不一定能上。”“限学令”政策一出台,不少花巨资刚刚购买了学区房的家长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

“学区房”并不等于“名校梦”,学区房的困境便在于此。不少专家表示,“学区房”怪相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稀缺,而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才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价“愈演愈甚,愈演愈糟”。

家长“曲线救子”移民国外

学区房越炒越热,然而很多家长发现学区房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不惜牺牲生活质量购置了学区房,却发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区房限制规定,最后却未必能让孩子如愿入读心仪的学校。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曲线救子”,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海外,选择全家移民,以移民身份让孩子享受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一现象得到了移民专家的证实,锦国怡凯执行董事宁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移民已成为投资移民的主要原因,学区房之困背后隐藏的是教育资源紧缺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短期内不会消失,移民趋势将进一步凸显。”

陈先生的孩子现在在美国上中学,他介绍说:“无需身份、财产证明,拿着1到2个证明在美国本地区居住的资料,就能为孩子办理在美国当地入学的手续,当天就能上课,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并且依照法律,政府会为每一个孩子支付从7岁入学至高中毕业的全部费用。”

宁立建议:“在移民初期,如果条件未成熟,可选择租学区房,同样达到上学便利的目的。”

专家提醒切忌盲目跟风

记者在某移民公司采访到正准备办理投资移民的申请人贾先生,子女教育问题正是贾先生办理投资移民的主要原因。贾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北京四中附近购买一套100平米的二手学区房,花费在400万左右。而移民的花费,以美国为例,通过EB-5投资移民项目,在政府批准的“地区中心”投资50万美元,并创造十个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便可拿到美国永久居留身份。

与其“死磕”国内的学区房,不如另辟蹊径寻求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法。宁立表示:“从整体趋势上看,以子女教育为目的投资移民行为,的确成为近些年的主要驱动力。对家长来说,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投资移民能够更自由、更便捷地选择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

美国移民服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投资移民美国的移民中,中国人就占了四分之三。有关数据还显示,今年中国的申请者和获批者较过去几年大幅增长。2007年只有270位中国公民申请,161人获得批准,今年共有2969名中国公民申请了投资移民的EB-5签证,其中有934人获批准。

业内专家表示,选择投资移民可能面临经济、法律、安全、社会生活等多种风险,选择移民还是继续在国内就读或者留学,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意愿以及家庭经济实力,切忌盲目跟风。

作者:郑祖伟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