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录:加拿大移民, 他们的悲惨经历
跳过龙门才成龙
有个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说是在滔滔的黄河上,有一道龙门,这道龙门每隔多少年才出现一次。无数的黄河鲤鱼,经过千辛万苦地攀游,聚集在龙门要出现的地方,日日夜夜地等啊,等啊,当龙门一现,它们将拼命一跃,跳过龙门去–成为那翱翔九霄、呼风唤雨的神龙。
忽然有一天,那是1995年的某一天,那些毕业于中国大陆名牌高校的才俊们,恍然发现一道龙门横置眼前,他们可以自由地向加拿大移民局申请移民加拿大了,到这片北美新大陆去开创梦一般的新生活!
春江水暖鸭先知
根据中加两国政府于1994年底达成的协议,凡是符合加拿大移民局移民标准的中国大陆人士,无论身在何处,均可向加拿大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被批准者即可获得加拿大移民局的入境签证,进入加拿大,成为合法的加拿大永久居民。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信息的最先获得者并非身处大陆,消息闭塞的中国大陆普通百姓,而是在欧美和世界其它国家长期工作和留学的大陆各类人士,尤其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大陆海外留学生。他们是最先看到龙门出现的幸运鲤鱼。
根据中国政府与各接受中国留学生国家政府达成的双边协议,凡是留学生,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国服务一定年限,留学所在国不得给这些人士提供居留或工作许可。
这些人士都已在海外各国生活、学习或工作了多年,适应了欧美生活方式。但是由于欧美和其它所在国的绿卡十分难拿,又有中国政府与各留学国政府签订的双边协议,所以,在获得以技术移民资格申请移民加拿大这一信息后,纷纷率先移居加拿大,同时把信息迅速反馈回大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于是,移民加拿大从1996年后在中国大陆迅速变得异常火热起来。数十家加拿大移民公司在大陆各地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上连篇累牍,大登广告,热火宣传移民加拿大的种种好处。随手翻开一份前几年的《北京青年报》,便会赫然发现,仅在该报当天两个版面的报缝里,在仅有的十几条小广告中,有一多半是移民公司的广告。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大国际出境航空港的离境大厅里,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感人场面:在飞往加拿大温哥华或多伦多的每一次国际航班起飞前,移民加拿大的大陆人士,与前来送行的亲友们,团团相围,依依惜别。他们不少人都泪眼晶莹,脸上又充满自豪感,他们即将美梦成真!
汇流中国大陆精英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大陆精英都愿意移民,但是能以专业技能或资金和经营管理经验成功移民加拿大或其它国家者,绝大多数可称精英。以笔者熟悉的最近三年移民加拿大的一批深圳人士为例,他们当中有身价百万千万的成功企业家,有银行的副行长,有大型电子厂的技术副厂长,有成功开业的律师,也有外资银行的部门经理,更多的是著名外资企业业务骨干或国内著名企业技术专才。他们大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学历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专业包括电子通讯,财会金融,机械建筑、工商管理等等,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时间一般都在五年到十年之间,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房子,汽车,月收入至少都在五千元人民币以上,有些人甚至达到两三万元人民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quot;。乘坐豪华波音或空中巴士,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已经成龙的鲤鱼们,似乎已顿时成为加拿大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人才或企业家,置身于加拿大政府希望吸纳的世界精英行列。
精英们为什么沉默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大陆精英们移民加拿大后,除在最初几个星期里会给亲友们写写信或打打电话发发伊妹儿,浮光掠影或高谈阔论地向亲友们报告一些初到加拿大的新鲜见闻外,面对太平洋东岸亲友们的热情询问和呼唤,西岸大都报以沉默。
沉默实际上成为加拿大新移民最多的选择。这段沉默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很难说,有的几个月,更多的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而这些人士的大陆亲友们,在与邻居同事朋友聊天,谈起自己的亲友近况时,往往并没有什么眉飞色舞的表情,也少见得意忘形地大谈成功故事,更多的是,欲言又止,神情凝重。
那边为什么要沉默?这边为什么会神情凝重?已经身在加拿大的中国大陆精英们,他们在加拿大那片自由的土地上到底闯荡得怎么样?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温哥华,来看看一幅幅中国大陆新移民在加拿大这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真实画面。
寻寻觅觅,”天堂”里饭碗难找
一年只有150天适合求职
对于大多数大陆精英移民,由于动身之前大都做过较长时间的物质准备,因此,在抵达加拿大后的最初几天,几个星期里,都能自行安排好各自的衣食住行。随后对新移民们生存能力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绝大多数中国大陆新来的技术移民会陷于困境:不辨东西,难找工作。用英语清楚地讲出所住地,对周围环境有个基本了解,到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西方城市,都需要时间。
找工作先要准备好个人简历,要先去商店买来计算机和打印机,否则你到哪里去写?你知道标准的英语求职简历怎么写吗?你清楚当地就业市场的需求吗?你知道什么时候好找工作,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吗?你想找份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可你的工作经验符合这里的要求吗?还有,你的心理适应能力到底强不强?这些问题,大部分新移民在入境时并不清楚。 与中国大陆相同,加拿大也是实行每周四十小时,即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刚落地的新移民并不知道,星期一上午和星期五下午都不是找工作的适当时间,因为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是各公司企业最紧张的时候,上星期的积压信件和杂务都要抓紧处理,你这时候去求职,人家烦不烦?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也不是恰当时候,许多人已经提前安排好了周末两天的休闲活动,你这时候去求职,谁还有心跟你多说? 加拿大还有个毛病更让急着找工作的人心烦,这就是节假日特别多。经常是三天连在一起的节日加周末。有人算了一下,一年365天,一个政府公务员,一年里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240天左右。
一年当中,春秋两季比较好找工作,夏冬两季难找。夏天在加拿大是黄金季节,时间短,气候好,欧美夏季从来都是旅游休假季节,连政府机关都缩短了工作时间,大量公务员也都趁这时旅游。你最好不要这时来温哥华,因为许多企业老板都携老板娘或一家数口到欧洲或美国了。从六月到九月,这三个月,新移民不好找工作。 秋季开始,工作好找些了。可是四野已是落叶满地。几十年前的一位加拿大著名诗人,把自己的祖国形容成一个冰雪之国。加拿大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十月份就开始雪花飘舞,秋季只是那枫叶变红的短暂日子,之后就是漫长的冬季,长达半年。
“天堂”的好职位不多,而且很挤
清楚了找工作的最佳时间和季节。距离找到一个饭碗还相当遥远,接下来的问题是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到什么样的公司去求职呢?去洋人公司好还是华人公司好?你的工资要求标准是多少?每月是一千加元,还是每年三万加元?能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吗?一份普通的仓库搬运杂货这样的体力活,还是临时工,月薪不过一千多加元,你知道有多少人去求职吗?你知道即使干这种”有点丢面子”的活,也需要附加上必须拥有叉车驾照吗?
600位大陆电脑专才应聘一个普通职位
以电脑工程师身份来的大陆技术移民,到加拿大后,如果自己的英语,尤其是口语好一些的话,再加上确实有工作经验,短则几个月,长则半年一年,一般都能找到接近自己专业的工作。风水轮流转,信息通讯技术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目前在全球都是最吃香的。
可是正因为对这种专业人才需求量多,来的这类专才也多,工作职位的竞争也激烈。 BC一族是温哥华一家小有名气的中文网站,以服务温哥华和BC省华人为主,所提供的信息相当全面,因此拥有较大点击量。据该网站负责人介绍,每月的点击量约在十万左右。该网站由加拿大著名的TELUS电讯公司出资主办。去年9月,该网站的一批华人技术骨干突然”反水”,拉出队伍要自己另创品牌。由于需要招兵买马,在本地中文报纸上打了个小广告,在温哥华地区聘请一位懂市场经营的计算机专才,月薪不超过三千加元。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收到的求职简历竟有6百多份,全是大陆来的人。”该网站市场部经理亲口告诉笔者。他也是一位中国大陆到美国的留学生,后来移民到加拿大。”你看了这些简历,心里感到难过,他们当中许多人在国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比我要强多了,可都窝在这里打零工,有的根本就没工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陆精英在这里浪费着!”
理工专业:一身才华无处”兜售”
学机械、建筑和其它工科专业的大陆新移民,要在这里找工作,远远不是移民公司所宣传的那么容易。而地理、化学、物理、医学、农林牧业和其它理工科专业毕业的大陆新移民,要找份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也十分不容易。有些人来几年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举四个小例子。
例一.阙先生,大陆福建人。80年代末从大陆去英国留学,在英国一所著名大学拿到地质学博士学位后,于七年前移民来到温哥华。由于学的是冷门专业,工作并不好找。他及时调整自己,一心一意做保险推销,几年辛苦和坚持不懈,终于换来成功,目前已经是温哥华最知名的华人金融保险经纪人之一。从这个例子中,读者不难看出,即使像阙先生这样的洋博士,在温哥华都难找对口的工作,何况大陆普通高校的相对更冷门的专业人士。
例二.罗满,入境定居温哥华至今一年多了,一直没有找到对口的建筑专业,曾在一家中餐馆里打工,最近半年一直在温哥华最大的一家洋人巧克力厂的流水线上分捡包装各种巧克力产品。厂方已经告诉包括他在内的大部分”短工们”,一过圣诞节,巧克力生产的忙碌季节也就结束了,大家都暂时回家歇着,英语叫layoff,就是中国大陆下岗的意思。不过厂方强调,凡是在这里工作过的,如果还愿意来,到明年下半年时就可以回来接着干。
罗满和太太女儿一家三口,租住一间独立屋的半地下室,买了一辆挺新的二手日本丰田车。女儿已经七岁,笔者采访时其太太已经怀孕八个多月。”我觉得这样不错,换换思维方式吧,这样打打工,凭自己的劳动生活,有什么不好?”他挺坦然地说。
例三.武先生,山东一家高校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移民前是济南一家大型公司的设计室技术科长。来温哥华一年多,也是先走进住处附近一家中餐馆,打工几个月,心情苦闷至极,”感觉度日如年,你说这叫什么移民。可算是把我在国内的大好前程彻底毁了。”这是他在跟笔者抱怨他太太。”他老骂我当初不该逼他当主申请人。我们三天两头吵。”这是他太太跟笔者抱怨他:”真是赶鸭子上架。”
小武现在已经走出了中餐馆,在一家洋人公司里绘图,虽然是份短期的合同工,但也总算找到了一份专业点的工作,每小时工资10加元。眼下已对环境适应多了,但夫妻感情已有裂痕。
例四.凌毅,90年代中从福州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移民前在福州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两年前移民温哥华,由于不想继续干会计,正在本地一家理工大学读计算机专业,为将来找热门工作做准备。
文史专业:满脑思想无从展开
那些在大陆时学的是哲学、政治、中文或英语等社会人文专业的新移民,要在温哥华找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难度更大。这些学问,在大陆时多少还有些用,可以到学校教书,可以到政府机关当秘书写报告,可以做记者编辑,也可以当翻译。可是在温哥华,就没有市场了。
譬如,在中国大陆是学哲学或政治的,到温哥华的什么公司求职?到学校、党政机关,还是研究机构?无论是教学还是搞研究,没有这里的同专业博士学历,很响的名气和地道的英语,教东方哲学你教不了,教西方哲学你不够格。 如果在中国大陆是学中文专业的,即使你是中文博士,即使中文已成为温哥华的第三大应用语言,你也难有用武之地。中文的一般应用,大凡华人就有办法搞掂。去哪家政府机关或哪家公司当秘书写报告?人家只要英文的。当然可以教华人子女学中文,不过,能教中文的华人可是太多了。去报社当记者?OK,有可能,但最可能让你先当校对,能当校对也就很不错了。温哥华确实有七八家中文报纸,但多数都是香港或台湾背景,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两岸三地的中文措辞明显不同,更加上偏见,人家也难要你。 在温哥华,有大陆人士办的报纸,两三家大报,三五家小报,不过与港台背景的当地《星岛日报》,《明报》和《世界日报》相比,影响力太弱,另外这类报纸人手少得只有三五个人,多的也不过十个八个。这些报纸只有周报或双周刊,没有彩版,黑白版为主,偶见套红,编排水平无法恭维。由于广告客户不多,只好用一些没有多少可读性,或是早在中国大陆某个刊物上发表过的大块文章填版面,许多消息都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发行量几千份到几万份不等,一律都是免费赠阅,在一些大商场里随便拿。这样的报纸,如何雇得起你? 英语专业:这碗饭也不容易到手
在中国大陆高校学英语专业的人士,即使是大陆某一高校的英语教授,甚至是有著述的英语语言学家,在加国移民官的有意挑剔下,也很难通过面试。但是如果你学的是英语专业,后来又干上了记者、编辑、贸易、金融或其它王二麻子专业,申请被批准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一旦你能移民来加拿大,如果你的英语功夫真正了得,那你就真的会有如鱼得水的感觉。因为当绝大多数新移民都是三位一体的聋哑瞎残疾人的时候,你已经浑身是眼了。 可你的英语再好,那种语感也好不过英语国家里的十几岁的孩子。实际上你也只能先去中餐馆或车衣厂打工,与此同时,最好是赶快”回炉”,进本地某家大学重学别的热门专业。有无可能仅凭英语能力高超就可以在加拿大混好的?完全有可能。如果能交上几百块加元,加入当地的翻译协会,再考个翻译师执照,可能会有好日子过,这里的翻译收费可高哩!中译英每个汉字至少20加分,相当于一个一块五人民币,而且不论多少字的翻译件,起价最低是40加元。英译中更赚钱,一个英语字母的单词也算一个词,收费和中文一样!给你举个例子,It is in a big jar,”东西放在个大罐里”,就这么个句子,翻译一下就可以赚个big mac,不是吗?一个麦当劳的汉堡包,在中国大陆也不过是七块钱人民币。
有位朋友是学英语专业的。曾在中国大陆开过翻译公司,到了温哥华也想去翻译公司瞅瞅。那是家华人翻译公司,让这位朋友试着英译中、中译英地翻译了两份不同的东西,算是考他,结果满意。于是给这位朋友一份长达39页的法律文件让他翻译,讲好报酬是600加元。
这位朋友做得也快,四天就给搞出来了。不过那家翻译公司把英文翻译件拿到手后,一会儿说这处翻译得不对,一会儿说另一处也需要修改,后来又说要找人重译,就这样一直拖了两个多月,这才把600加元的报酬用支票交到他手上。这位朋友从该翻译公司要来别人的重译件,想学点高招,结果一看,没有找出多少大改动的地方。
职业壁垒:没有叉车驾照,搬运工也难做
怀揣着在国内令人眼羡的各种学历文凭的技术移民们,有谁出国前做过厨师,裁缝,导游或发型师?有几人既有当过装卸工的经验,同时又会开叉车,还有叉车驾照?在服装厂、加油站或杂货铺打过工的又有几个?对这些中国大陆的社会精英来说,这都是些梦里也不会干的低档工作。但秀才举人或是状元们来到温哥华后,却突然发现,失望又惊奇地发现,他们在走向更高的世界水平时,这些雕虫小技,在加拿大居然是谋生的好手段了!让他们更加震惊的是,他们手中金光闪闪的文凭学历,对于乞求这样一份”雕虫小技”竟也不能。
在温哥华,在整个加拿大和美国,甚至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从事绝大多数行业都需要拥有专业证书,至少是培训证书。即使在花店卖花,在旅行社里卖机票,在理发店里给人理发,甚至在按摩院里给人按摩,都要经过培训,拿到所谓的培训证书,英语叫做license或diploma,才有雇主考虑是否聘用你。
发型师的完整培训需要1500小时
在中国的美容技校,最多三个月即可出炉一个发型师,找一个理发的工作也不太难。但在温哥华所在的BC省,即使你有博士文凭,甚至还会一剪子两推子,只要你没有相关执照,要想谋个给人拾掇头的差使,也比登天难。而要想取得执照,至少需要1500小时的严格培训。
向BC省的发型师协会考取牌照。经考试合格后,才可执业。
申请发型师考试的程序分为三种:
一、如在外国或加拿大其它省份已有最少三年的工作经验,只要能提供足够的证明,如雇主的推荐信等,便可报考。
二、学徒制。即跟一位已持有牌照最少五年的发型师从师学艺。经过三千个小时,相当于两年左右的时间,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后,由师傅推荐考牌。在拜师前,学徒仍须向BC省发型师协会申请登记。
三、报读理发课程,经过发型班培训,取得执业牌照。这类提供培训的机构很多。一家专门对新移民进行英语和各种职业培训的本地学校,就开设了这种课程。内容包括教授男女发型的剃刮,修剪,电烫,染色和头发护理等。一个完整的培训过程最少要1500个小时,为期大约一年左右。入学的培训班,还要求学员的英语必须达到相当于本地高中生的水平,达不到,就必须先学英语。
搬运工人没叉车驾照也不要
不花时间、精力和不小一笔钱,拿不到入行所需要的License或diploma,你只能先到一些不需要这类证书的企业做做体力活。且慢,即使是这类体力活,也不见得你符合要求。就说到某个仓库去当搬运工吧,招工广告里一般是先说明,重体力劳动,需有叉车驾照,有些还要求应聘者自备几件特殊工作服和工具。新从中国大陆来的技术移民,谁知道还有这么多讲究?
无数各国来的新移民,因为没有这类职业培训证书,所以只好到餐馆、车衣厂、加油站或超市杂货铺去打工,因为这些行当不需要什么特别培训。可不需要证书,需要的是经验–谁有在这类地方打工的经验,能出示雇主证明,就比没有经验的新手更容易得到这份工作。 没有证书经验,就只能不断地到一些急于用人或有同情心的中餐馆、车衣厂或是哪家华人白人小企业打打工,混点差事。大型白人公司,或是任何正规企业,一般并不愿意聘用刚入境没几个月的新移民,违反行规是拒绝聘用你的表面原因,其实是你根本就没有工作经验,无法入行,即使法律规定不得以有无加拿大工作经验作为拒绝聘用的理由,但法律的空子太大了,随便找个借口就把你推出门了,有哪家公司愿意让你边赚工资边让你接受培训?
职业培训班的故事
做某种工作要取得从事该行业的资格证书,这是国际惯例。到学校”回炉”,再读书或接受职业培训,或再上某大学另学热门专业,重新塑造自己,这是惟一的光明大道,也是个必然的世界性趋势。在温哥华,全球各国的大部分新移民,在这里求职一段时间不断碰壁之后,都选择了这条路。
笔者曾在去年9月参加过温哥华的一家职业培训班,该培训班由一家在温哥华较有名气的职业培训公司兴办,每期一个月。申请培训班,先要接受面试,在选择学生时,说它是挑肥拣瘦也不算过。通常只有电脑软硬件工程师、会计师和其它几类工程师才会被接受,因为这类专业人士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近乎百分之百,区别只在早晚之间。之后贸易人才和其它专业人士也可,但前提条件是英语要很好。所有培训全部免费,还提供电话、电视、电脑、讲义、复印机和其它各种条件和设备,甚至还有微波炉让你自带午餐来热,由于已有多年办学经验,并且非常注重广告宣传,因此这家培训班生意红火。当然,这当中有个秘密,即到这家公司来接受职业培训的人中找到工作的越多,这家公司就越能从政府得到补偿,补偿可是按培训人头算的。 通常情况下,这样一个班有十几个人甚至更多一些。笔者所参加的那个班有21个人。其中8个来自中国大陆。开班那天,每个人在做自我介绍时,除了讲自己的姓名和”出身”外,还把自己到培训班来的目的各自做了说明。
培训结束那天中午,一些愿意凑在一起的同学决定外出到一家餐馆去吃午餐,从培训点所在的闹市一端,步行到闹市的另一端,进了一家较有名气的加拿大西餐馆。在等菜上桌时,我随便问了个问题:”大家当中谁想去美国找工作?”在座的一共9人,8人举手,显而易见,来自其它国家的技术移民们,也与多数中国大陆技术移民有着相同的希望,想去美国,想圆美国梦。
惟一没举手的是个印尼人。刚入班时他告诉笔者,他是从美国”转过来的”–因为拿不到美国绿卡,所以移民加拿大。他在印尼时是会计,此人性格不活泼,似乎一直处于严重精神抑郁状态,在班上很少讲话。也许他因为曾在美国呆过,知道在美国求职也不容易,所以才没有举手?
每个星期一顿早茶的安慰–没有工作的生活压力
没有固定的工作或收入,也没有其它资金来源支撑,根本不可能在加拿大长期生活下去。在这种看不见却实实在在的巨大生存压力之下,找不到工作的新移民人人焦虑压抑,个个缩衣节食,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自然而然就会千方百计地节省一切能节省的生活费用。看电影,听音乐,旅游,个人或一家人到餐馆去吃一顿,甚至买件眼下一时还不需要的贵点的物品,对绝大部分这几年、甚至十几年前来自中国大陆的技术移民而言,都是难得的奢侈享受和高档消费。
小丁和海伦是一对来自上海的年轻夫妻。小丁毕业于上海一高校机械系专业,原是上海一家千人大厂的厂长。海伦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曾在麦当劳公司上海分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两人去年年中移民定居温哥华。虽然各自很快都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也都是临时工,收入不高。为了节省花费,两人把孩子留在上海没带来,只租住了一家独立屋的半地下室。海伦觉得这样生活未免有些对不起自己,于是每个星期天,两人便去中餐馆吃顿早茶,以此款待自己,多少获得些心理安慰。
没有工作的活法:从申请福利到打道回府
在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眼看着自己或一家人就活不下去的时候,有这样三条对策可救燃眉之急:
对策一可以保证一日三餐和有住有穿,生存不是问题。
吃:温哥华有数十间每天免费供应流浪汉吃喝的慈善机构,还有food bank,免费食品仓库,只要按各处要求,出示你的有关证件,证明自己的合法身份,那你就去吃去喝吧,不须担心吃不饱或营养不足–食物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既卫生又营养丰富;也不用担心会让你站在大街上吃喝–每一处这样的服务机构都有干净宽敞的饭厅和舒适的桌椅,有专人为你服务,不必担心这些人给你白眼–他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培训的义工,充满善心和热情。
睡:可以向政府申请福利,每人每月几百加元,足够租间象样公寓住,也足够买普通食品吃。据说申请这种福利有条件限制,首先当然是没有工作,其次是银行帐户上不能有存款。另外,申请被批准之后,名字和有关记录就算是上了”黑名单”,以后要想担保自己的亲人来加拿大旅游或探亲,加拿大使领馆的签证官会拒绝发给他们入境签证,因为你在加拿大连工作都没有,自己都无法养活,怎么能负担亲友的在加费用?
穿:到处都能找到别人扔掉的衣服,有些衣服还相当新。用福利金去二手店里买当然也可以。 行:别指望拥有自己的汽车,也别想乘免费公共汽车,一个没有工作又不愿意找工作的人,一个已经没有斗志、甘心自暴自弃的loser,还想这些?如果还有心思读点书,可以去图书馆消磨时间,否则流浪街头。
对策二吃饱喝足以后,如果底气回升些了,不妨继续求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下太大,企业众多,何愁找不到个事干。工作换来的报酬可以使一个人活出尊严来。
对策三如果无论怎么尝试,就是找不到工作,自己已经不再对自己和这个自由世界抱任何希望,please,赶快变卖东西凑盘缠或向人求助,帮你出资打道回府吧。可以伸出援手的有朋友、各类慈善机构和加拿大政府机构,万一不行,还有中国驻加拿大各个使领馆。
笔者多次走过温哥华的一些慈善机构时,留心观察了一下,只见有金发碧眼的洋人在那里享受这类社会福利,极少见亚洲人,更从未见过华人。在温哥华的大街小巷,从未见过流浪汉样的中国大陆技术移民。只是听说过确有坚持不下去,最终打道回府的大陆新移民。
加拿大政府的忠告:新移民找工作不容易
加拿大公民及移民部在多年接纳世界各地新移民的经验基础上,专门用多种语言为新移民编写了一本《新移民指南》。有这样几段提醒: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找工作并不容易。许多人都在找工作,在加拿大,受失业困扰的大有人在,并不仅仅是新移民。这种情况也许会使你吃惊,尤其是当你来自一个可享有终生工作保障的国家。然而,如果你准备充分,同时坚持不懈,你总会找到工作。
“仅拥有各种资历证书,并不能使你找到想做的工作。雇主们要的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些人可以马上出效益。雇主不想聘用没有加拿大工作经验的人,也不想聘用不知如何按加拿大方式工作的人。
“正因为如此,许多新移民的第一个工作并非其原来专业。这经常意味着要做那些报酬低的工作,报酬既低于原所期望的标准,也低于今后能达到的标准。你不妨找一份低层次些但可以帮你学习或提高英语法语的工作。
“从一份并不令你满意的工作开始做起,并不应当限制你的潜力。许多现在已是各种专业人士,企业家,资深行业人士,文教界人士和公务员,当初都曾做过侍者,体力劳动工作者,清洁工和其它低报酬工作。”
在加拿大你处处都可以听到”Enjoy your life!”的劝告,人生苦短,你还不赶快趁人在天堂时,好好享受一下人生?否则世界末日来临时,你后悔都来不及。可是对没有收入、急于找工作的新移民而言,那世界末日的感觉其实就在明天。
男的中餐馆,女的车衣工–大陆技术移民的谋生方式
在中餐馆老板的蔑视下洗碗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主人公王启明,先是给阿春的中餐馆打工,后来就是靠开车衣厂发了财。该剧形象地反映了现实中大陆海外留学生或技术移民的生存方式,只是发财的例子仍属凤毛麟角。
“男的中餐馆,女的车衣厂”。已成了海外华人的顺口溜。
中餐馆里的高工
中餐馆在世界各个角落长盛不衰,为无数大陆留学生和移民提供了工作机会,也提供了认识和真正了解海外侨胞的机会。到中餐馆去洗碗刷盘子打杂工,几乎是绝大多数海外留学生生活经历的必修课,也为加国的大陆技术移民提供了一个经济缓冲机会。 可中餐馆也是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待遇最低的角落。
一位十多年前从北京移民的大陆女士经过千辛万苦,前几年把在北京当高级工程师的丈夫也按夫妻团聚类别申请移民到了温哥华。此时这位高工已年过五旬,人长得壮实健康。五年里,他一直就在温哥华的中餐馆里当杂工,每月报酬一千加元上下。高工很满足,因为他很清楚,他这样的年龄和专业,在这里根本无法找到在北京时那样的工作,而在中餐馆打工,只要工作稳定,身体也能吃得消,坚持上十年,就可以退休,稳拿一份聊可生存的养老金。 温哥华是北美第二大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中餐馆遍布大街小巷。温哥华到底有多少家中餐馆?笔者翻看了电讯公司编的中文《华商年鉴》,有名有电话的华人餐馆数目竟有895家。
温哥华的总人口不过200万,现有华人总数约30万,每家中餐馆平均只拥有不到40个华人食客。温哥华的华人移民有个说法,”你要是想害一个人,就让他去开中餐馆。”由于中餐馆太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温哥华本地的几家中文报纸上,中餐馆招徕客户的广告最多,中餐馆转让的广告最多,中餐馆聘人的广告也最多。
洗碗竟也身心两难过
洗碗刷盘子可说是天底下最容易做的事。可也不是谁想做都可以做的。你如果说自己没有经验,一般就难录用–有时这种工也有很多人来竞争。最后即使让你干了,报酬当然也是最低的。这类体力劳动既繁重,时间又往往长达十几个小时,可几乎每个大陆人士都能坚持下来,在没有找到其它工作时,只能暂时委屈自己。
还要委屈自己的是,中餐馆不是图书馆,更不是艺术馆,在里面打工时,多数情况下,你见不到笑脸,听不到乐观的话语,有谁能在这种环境里谈笑风生?
最难让人接受的是中餐馆老板的傲慢和凌辱。90%中餐馆老板多是港澳台同胞或华裔,华裔侨胞对大陆人还好一些,因为大陆代表的是祖国,他们多数还没有数典忘祖,但港澳同胞,其中许多人对大陆人的态度就可说是六亲不认。一方面离不开大陆人的低廉劳动力,一方面又从心里看不起大陆同胞,无论从脸色还是话语上,总会流露出对大陆”表叔表婶”们的轻视。那种寄人篱下,为五斗米折腰的屈辱感和愤恨感,可说是绝大多数曾在中餐馆打过工的大陆人士都有过的体会。
车衣厂是许多大陆技术移民妻子的惟一选择
海外的华人车衣厂,数量之多,大概仅次于中餐馆。车衣厂是广东话,就是服装厂,根据订单给人加工制作服装。这类车衣厂为一些从中国大陆偷渡出来的女同胞提供了生存机会。与中餐馆的工作条件相比,车衣厂较干净,虽也是体力劳动,但并不需要太多的男性,需要的是女性的手巧心细,毕竟是与柔软的布料打交道,而不是粗重的厨具。 在温哥华,去车衣厂打工,几乎成了许多大陆”技术移民的妻子们”的惟一选择。暂凭这类体力劳动和最低工资尚能舒适地生活。
一对从福建来温哥华的技术移民,男方去了离家较远的一家中餐馆打杂工,女方进了离家近些的一家华人车衣厂。两人辛苦了一年,经济基础好了许多,这时男方开始半工半读,选学了计算机专业,希望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女方在大陆时也是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但是移民到温哥华后就什么都不想了,连政府的免费英语培训班也不去上,到现在为止,还是一心一意只在车衣厂打工。她有她的道理,两个人中,如果总要牺牲一个,让另一个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的话,那就牺牲我好了。一个女人,既要工作养活家庭,又要照顾丈夫孩子,哪有多余的精力再去上学?
另外的选择–从小工到佣人
不愿意进中餐馆的男子汉,可打各种长短期零工。虽然竞争激烈,但这类仅靠体力就可以做的长短零工很多,譬如春末夏初到哪家鱼类加工厂去分解三文鱼,或是去到某家专门生产巧克力的工厂去当包装工等,只要人长得精干健壮,会说基本的英语,这一波招工没赶上,过不久还会有下一波机会。 不愿意进车衣厂的女同胞,可以去给洋人当服务员或给华人当佣人,二者工作内容一样:帮着打扫房间或办公室,照顾病人,看孩子,做饭,等等。给洋人做这些,活少待遇高,每小时最少10加元,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与洋人练英语,另外干久了还可以成朋友,洋人比较不歧视大陆华人,有时还对新移民的一时生活困境表示同情和鼓励。给华人做佣人,活多待遇低,每小时只有7.6加元,最低法定工资标准,另外学不了英语,自尊心还容易受伤害。
一位原在福建泉州一家证券公司工作过的先生,因为有点积累,宁肯省吃俭用,也不去中餐馆打工。理由是,如果总是到中餐馆去打工来缓解生存压力,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慢慢放弃奋斗精神,再说依赖这种纯体力的简单劳动,年老体弱时怎么办?这与当时移民加拿大的目标岂不完全南辕北辙了吗?”我来这里是求发展,不是求生存的。要求生存,我可以随时回我的证券公司。再说,你一天十多个小时在中餐馆里打工,哪有时间和精力干别的想别的?与其走进中餐馆,不如走进图书馆。”他还是去学校读书去了。
承受何种艰辛,领受何样幸福
向着幸福,走着各自的路
调查发现,与十几年前来的大陆人士相比,这几年出国的大陆技术移民,到中餐馆或车衣厂打工的已经越来越少了,温哥华本地的中文报纸上,天天都有中餐馆和车衣厂在登招聘广告,有的中餐馆和车衣厂,几乎随时去随时就可以工作。
由于许多人在大陆时是货真价实的技术专才,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因此在抵达加拿大后,经过几个月或一年半载的短暂调整适应后,大多数都能够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哪怕每个月一千加元收入,生存已不成问题。
离笔者住处不远的一栋公寓里,住着从浙江温州来的一家三口大陆技术移民。男方在1999年底先入境,不到三个月,就在温哥华北部的一家计算机公司找了份工作,年薪近五万加元。随后把妻子女儿从国内接来。
不做自己的原专业,趁还年轻,边打零工边选读某一热门专业课程,熬上几年,希望能找到个好工作,是多数大陆技术移民的选择。
孙平,一位从中国东北哈尔滨来的技术移民,1998年底携太太女儿移居温哥华,和笔者住同一个区。这是位哈工大的博士,在哈尔滨有自己的企业,做房地产和建材。他的身家完全可以按投资移民申请,但按技术移民类别申请的费用要省多了。实际上博士对移民并不很感兴趣,是他太太想来。他给太太和女儿租了间条件很好的公寓,买了部豪华车,把家安顿好,一个星期后博士就飞回去了。
打这以后博士经常来回飞。从那边飞到这边时,不干别的,或是开车带太太女儿到处游山玩水,享受温哥华的美丽大自然,或是到图书馆看看书,要不就找朋友侃侃大山,有时还去美国找找商机,休息完了,博士又飞回那边去了。
一位深圳某银行的分行行长,也是这样,技术移民把家安在温哥华,买上一套相当于二百多万元人民币的豪华别墅型房子,外加一辆日本产豪华车。
“苦了那么多年,该在这里享受一下人生了!你看,我住的房子在国内恐怕是省长级的也比不上吧?”行长说。
小老板的艰辛
北美国际礼品展销订货会每年两次在温哥华举办。笔者2000年见到了十几位前来参展的大陆人士。有的是展销草编工艺品,有的摆卖瓷质花盆,还有的是推销各种美术画或服装等等,都是些在中国大陆各类工艺展销会上最常见的产品。
这些大陆参展商大部分人都已来加十年左右,能参加这样大规模的不对游客开放的展销会,而且是以批发商的身份出现,说明他们都已在加拿大有了相当基础,可谓事业有成人士。然而当笔者问他们是否也这样看自己时,多数并不认同,还有面露苦笑者。
一对已来温哥华十多年的上海老移民,也是参展商,在宏大的展厅里摆了一个摊位。在得知笔者也是移民,且在大陆曾做过记者后,真诚地希望我”把移民在加拿大的真实情况告诉大陆那些年轻人,不要叫那些不负责的移民公司继续在大陆花言巧语地骗他们了。我们小时候饿过肚子,年轻时下过乡,什么样的苦都能吃,所以在这里总能撑下去。可你看,这三五年从大陆来的新移民,人都很年轻,从未吃过什么苦,也没有很大的本事,来了以后还尽想干自己原来的专业,结果有许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
这夫妻两人都已年近五十,十多年前通过海外关系,来美国留学,因为美国绿卡难拿,因此移民来了加拿大。打过各种工,几年前开始自己创业。先是涉足食品行业,没赚到钱。夫妻俩分析,洋人们最喜爱在自家庭园里摆弄花草树木,一年里还要经常换不同花盆,这是个有前景的市场,于是改行做花园用品。他们自己在大陆设了个不大的作坊,生产瓷质花盆,然后出口到加拿大。问起生意好坏,男方坦率回答:”只能维持一份自己的工资,这样总好过给人打工。”
另有一对展销草编工艺的大陆青岛来的夫妻移民,当年先被国内单位外派到香港做这类产品的贸易,后来设法移民来了温哥华,继续做这行。两人在青岛设了一个”办事处”,组织当地人用麦杆和藤条一类材料编织各种筐篮草帽草垫等。他们说生意不错,但同时也感到竞争激烈,不是与洋人的竞争,而是与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的竞争,因为那些同胞们早就在这块市场上专门做了几十年,在历届广交会上采购这类工艺品的大都是这类海外华人。
还有一位姓许的小姐,上海人,在温哥华开设一家各类工艺画商店,从大陆采购进口到这里批发兼零售,但她的真正兴趣是炒美国和加拿大股票,对每个月赚几千加元并不感兴趣,最近一直想把生意脱手,”你想不想做?”她问我:”想做你就接过去做,辛苦是辛苦些,不过肯定赚钱呀!”
大陆投资移民的财富历程
中国大陆房地产富商云集温哥华
大陆经济这些年来的飞跃发展,造就了数百万个百万千万富豪,出于享受生活或换个身份更有利于创业等种种原因,也陆续移民加拿大。
这些商业移民,除少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外,大多数不必在加拿大工作,换句话说,他们大都是来享受人生的。花上相当于几百万人民币的资金,在温哥华或多伦多买上一套宽敞漂亮的别墅式住宅,再买上一部名车,安顿好妻子儿女,然后按加拿大政府的规定,投资办个企业,以此满足移民条件,达到商业移民目的。等这一切安排好后,这些人士可以随时腾云驾雾,在太平洋上空飞来飞去,春回冬走地过神仙日子。
温哥华西区,是有钱人最集中的住宅区。有几位中国大陆来的商业移民也在这里安家置业。在这一个区内的各条街道上散步,处处是掩映在花草树木中的豪宅深院,寂静人稀,只是偶尔有豪华车从座座豪宅中驶进驶出。这里的一栋房子,一般都要近百万或数百万加元,相当于人民币近千万元或数千万元。
中国大陆房地产富商云集温哥华
定居温哥华的大陆商业移民,其生活方式与东南亚各国的商业移民有同有异。相同的是,财大气粗,来后很快就买房买车,也不工作;不同的是,把自己埋得较深一些,很少在一般场合出头露面。
有位十几年前的国家女排明星,在退出体育界后,利用知名度,在大陆从事房地产。成了大款后,移民到温哥华。这位明星就极少出来。当然,人家不是不出来,是有自己的小圈子,全是有钱人,轮流在东家西家做东,凑在一起打打麻将,开着车游山玩水,在温哥华和中国大陆之间飞来飞去。回国内是去做生意,回温哥华就是休息,享受生命。
这种生活当然令普通人羡慕,但如果仅在一个小圈子里,长期接触的也就是那么几张熟悉的脸,时间长了烦不烦,想想吧。另外这类人士往往由于年龄偏大,学历不高,所以也不会讲多少英语,无法跟主流社会沟通。”在温哥华呆得时间长了,很乏味”。有富人亲口对笔者这样说。
大陆商业移民,身家一般都要在数百万到上亿人民币。这些人士的财富,从房地产投资中所获得的回报最多,很多人是在90年代初大陆的房地产热时,利用各种特权或社会活动能力加机遇做房地产起家的。移民到加拿大来,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或是多辟几条商路,同时让太太孩子在加拿大生活,太太可以学学英语,享受一下生活;子女可以在这里上学,接受西方的良好教育。当然,也有许多大陆来的投资移民,安顿好一家人的生活之后,马上飞回大陆忙生意。有的对笔者笑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大陆这几年来的商业移民,刚一入境的魄力真真吓煞人,简直就是豪气万丈。入境没过几天,出手数十万加元,买上一座豪宅,再过两天,又是三五万加元,买来一辆豪华车。有人还接着再掏一大笔,买下个什么生意让太太有个事做,这样可以交朋友,练英语。这是一些真实例子中的几个,笔者与这几位人士都是朋友,不能在此就这样把朋友贱卖了。希望哪天与这些朋友达成协议,给他们写个故事,那时候大概他们会同意的。
据说有位中国大陆商业移民,在中国大陆做房地产发了大财,移民温哥华后,曾出资150万加元,即近千万人民币,在离温哥华市中心稍远些的风景区,专门请建筑公司设计建造了一?quot;宫殿式”的豪华住宅,随后又买了温哥华最贵的一辆什么牌子的名车,花了15万加元,这种车在中国大陆加税后要卖到三四百万人民币。看得一些洋人两眼发直,耸肩摇头,叹为观止。
新一代上海红色资本家挑战温哥华
顾志勇,真名真姓真人真事,笔者的一位朋友。征得他的同意,讲讲他的真实故事。
顾志勇不到45岁,曾是上海有一年的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原在上海钢铁厂负责市场销售,后来下海搞百货零售,是上海一家有名气的百货连锁店的总经理。这哥们既有商场经营上的精明,也有四海征战的豪气。1997年以企业身份开始申请商业移民加拿大,从大陆把资金注入一个上海人在温哥华开的小食品公司,七弄八弄,得遂心愿。
在办移民手续期间,老顾就开始向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申请商务考察签证,两次飞温哥华实地考察。自己在温哥华租了房,买了辆4万加元的六人高档面包车,开着车到处看温哥华本地的百货零售市场。
他于2000年夏天从上海携家移民赴加,起程的同时,一口气随行发了三个集装箱的货品。三个货柜中有两个装的是食品,另一个则是十万条毛巾。上海海关在检验出口商品时严格把关,检查出他要出口到加拿大的两货柜食品的质量不符合出口标准,不予放行。只有那一货柜毛巾准予出口到加拿大。
全家人到温哥华后,迅速安排好一家人的吃住,接着在本地的华人报纸上连续打广告,”征求熟悉外贸业务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北美市场”。与此同时,边办理海关检验手续,边联系好了仓库,等装毛巾的货柜从温哥华海关拉到仓库,他已经选定了合作伙伴。
两人开着车,这儿跑商店,那儿找买家,同时也在华人报纸上打广告。
折腾了几个星期后,没有推销出几条毛巾,合作伙伴不干了,因为发现势头不对。到处碰软钉子。温哥华其实并不缺毛巾,而且几乎所有大小商场卖的各式普通家用毛巾都是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温哥华的COSCO,批发兼零售的连锁超市,既是他最想打进去的零售商,也是他最无法竞争的批发商。商场里与他类似的毛巾,六条一包,价格比他的报价高不到哪里。从毛巾价格上可以判断,他对市场的了解显然不够。
另外,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按照本地的游戏规则来做–进口商不能直接把产品销售给商场,必须经过代理商。可这样突兀其来的一货柜毛巾,没有哪家代理商感兴趣,因为人家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是准备长期这样搞,还是一锤子的买卖。
老顾确实有性格和干劲。最后他还是找到了温哥华?quot;大统华”,一家大型华人连锁超市,把他的毛巾摆进了旗下六家分店里。温哥华的百货零售市场终于让他撞开了。可惜毛巾销量有限,每个月也就是卖出个三五千条,这十万条毛碇两窕姑挥卸系怠2还患保?quot;慢慢摆着卖吧。”
去年10月中旬,这哥们又飞回广州,参加了秋季广交会。几家上海参展团现场展销的一些冷冻类和其它方便食品,包括大豆制品和方便米等,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往温哥华突击发回了一货柜。想抢在圣诞节前,再试一把。
老顾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随着自己对本地市场的了解,在这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眼下他正在与几个华人和洋人朋友筹备成立一家股份制联合贸易公司,他出资控股,其它人帮他打市场分利润。对这种如此敢冲锋陷阵的商场勇士,恐怕全世界的市场都会怕他。
“北海舰队转战温哥华”
王老板,天津人。原在青岛北海舰队体工队打排球,人长得像半截铁塔,高大魁伟。他是天津发家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那一波房地产热让他赶上了。枪林弹雨里,硬是打下了三千里江山,然后忽哨一声,突然收兵,转战温哥华。
不过王老板在温哥华就有点像陷进泥潭里的巨人了。他既不会开车,也不会讲英语,赴加第一仗就大败。
他听了朋友们的劝告,出了二十多万加元,从一家香港公司手里买下了一家连锁店。这是一家咖啡甜品店,由当地洋人20年前创立,那位洋人本来经营得很好,底下已经发展了十几家连锁店,如果继续经营下去,几乎可以做到像今天的麦当劳或是肯德鸡一样,可是不知道什么缘故,6年前这位洋人突然把生意转手,出让给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白人喜欢边喝咖啡边吃甜食,可华人更偏爱中餐的煎炒烹炸。这家香港的上市公司经营中餐有水平,可经营这类洋人生意并没有足够经验,结果生意逐渐走下坡路,这家香港上市公司也只好找买家转让。
王老板在并不了解内幕的情况下,拍板把这家连锁店过户到自己名下。这几年,温哥华的这类连锁店可谓是雨后春笋,一家接着一家开,如果没有特色,资金和管理跟不上,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很难把市场做大,而做不大市场,无疑是逆水行舟进退两难。王老板的这家连锁店,雇员赚了工资,他可只赔不赚,虽然赔得不多,不过老婆孩子一家人可都天天从早到晚围着生意转,他也经常晚上自己当装卸工,和儿子一起去送货,连锁店开得少,关得多。看上去明明一个不小的生意,谁知道原来是个烫手洋芋。 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王老板对这类洋人生意并不感兴趣,买下这家企业,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商业移民的条件,以便获得加拿大身份。他当年是靠房地产起家的。 王老板也买了套30万加元的豪宅,结果这位国内的房地产大亨,一下子被这里的房子质量镇住了,折服了。加拿大的房子外观很普通,可里面舒适无比,绝大部分房子都是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以轻钢结构为骨架,同时配以隔音隔热隔潮防火的预制墙板,施工时更采用先进工艺技术。
一位曾在木材厂打工的朋友告诉笔者,加拿大人用的建房木料,都由专业生产厂商加工提供,其加工工艺要求标准严格,处理过程相当复杂,其中一道工序是把木料放在一间大暖房里烘干,暖房温度最高可达摄氏160多度,木料在这里要连续堆放一个半月,目的是在彻底烘干的同时,还要将里面的微生物消灭,同时把木料中的其它有机成份破坏掉,以免虫蛀。用这种木料建的房子,风雨不怕,不朽不烂,可屹立一两百年。
眼看房子质量是中国大陆没法比的,他就动了心思,一定要把这里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引进中国大陆。于是他立即开始策划在中加两国之间进行一场超级房地产战役,找了一家温哥华的房地产建筑商,结成战略联盟,再自己出资把房地产开发商从中国天津请来,几次短兵相接后,一个大型样板项目即搞掂。
王老板万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不懂英语,他这个创意策划人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被局内人给”策划”掉了,搞到后来,他只从第一个试点项目中拿回了自己的那部分投资,再加上不多的一点首期项目利润分成,就出局了。
眼看两头都亏,这王老板感到很窝囊,去年10月份他又飞回大陆一趟。原是北战,现在改为南征。他通过关系介绍,在深圳找了一家从香港过来的房地产开发商,准备布置第二战役。”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王老板眼下正到处找买家,想把那家咖啡甜品连锁店尽快出手,然后腾出精力和资金,全力以赴攻中国大陆房地产,再搏一把。
分析这些商业移民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已经打定天下,可以高枕无忧,以在加拿大享受生活为主,偶尔赴大陆找找商机;第二类:已拼出相当雄厚资金基础,但仍无倦意,商场战犹酣,移民加拿大对这一类商业移民是如虎添翼;第三类:来得快,去得快,限于自身素质条件和对加拿大的了解不足,投资失利;第四类:一盘妙棋,一着不慎,败局已定,企图换局再战。
从前院走进后院–大陆留学生转移民的奋斗史
大陆留学生在温哥华约数千人
加拿大张开双臂,随时接纳各类英才。在既不想回自己原来的国家,又在留学国长期解决不了合法身份的两难处境下,从原留学国以技术移民身份直接移民加拿大成了各国留学生,自然也包括中国大陆留学生在内的世界各国留学生们的必然选择。从美国前院走进加拿大后院的各国留学生最多,中国大陆留学生也多。
据称,目前在世界各国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总数已达30万人。但是为什么这30万留学生多数都宁肯在国外”受洋罪”,而不愿意回大陆”享清福”呢?
在温哥华的大陆新老移民中,有相当一批是前些年出国的大陆留学生。也有少数是留学后已回中国大陆,工作几年之后又从大陆移民来加拿大的。这批由留学生转为技术移民身份的大陆人士,年龄大都在四十岁左右,可说是温哥华大陆新老移民中值得专门加以描写的一个群体。有人估计,这个群体在温哥华的人数可能有几千。 他们一般都是从大陆各高校毕业,在大陆工作过几年后,于十多年前陆续出国留学。他们在大陆工作时,拿的是低工资。在海外各国留学时,要花时间学习,不能只顾打工赚钱,而且一般国家都不鼓励甚至禁止留学生打工,因此在多年的海外留学生活中,他们一直处境艰难。 这些中国大陆籍人士原来留学的国家多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多数留学两年以上,拿到了硕士学位,有相当多的人都呆了五六年,拿到博士。可由于所学专业、当地经济状况、本人社会关系、生活能力和工作兴趣等原因,难以在留学所在国谋得一职。
以技术移民身份来到加拿大,是他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他们在温哥华的生活也不理想
留学生转移民们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这首先要归功于他们的英语能力,其次是早已熟悉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还有,他们在留学期间都或多或少工作过,有在与加拿大类似国家工作的经验积累。他们在找工作和安排自己的生活上,显得比直接从大陆出来的新移民们要容易得多。但也有劣势。
首先,他们的婚姻仍成问题,这种趋势在加拿大仍在持续。如果把事业比喻成前台,把家庭比喻成后台,那么这些留学生转移民们的后台是经常会起火,如此一来,在前台的表演水平就会大受影响;另外,他们当中很多人学的是地质、历史、哲学、教育或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并不好找工作,所以生活得也并不理想;再有,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问题。有分析认为:”每一个留学生都是带着自己对中国的印象出国留学的。80年代初出国留学的,脑子里的’中国’就是80年代初时的中国;90年代初出国留学的,脑子里的已经是90年代时的中国了。这使他们对中国社会不断变化着的现状往往变得越来越隔膜。而留学生自己又很难意识到自己头脑里的’中国’是建立在旧日的印象上。一个才出国的留学生在和早几年出国的老一代留学生接触后曾感慨说,这些老留学生对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不了解了,总以为中国现在还是他们在的时候那个样子呢。’我跟他们说,中国全变了。可他们就是不信。’这些年,在外多年的留学生往往是回国探亲时才真正受到震动。一个1984年出国的32岁的医学院博士生在1993年回国转了一圈,颇受刺激,回来逢人便讲,如今留学生回国,是说话洋气,穿着土气,花钱小气。”
“留学生头脑里所保留的’祖国’印象,头脑里的’祖国’与现实中的中国有了差距之时,留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在与中国有关的事情上,时常会出现保守倾向。就像当年海外老华侨更崇尚传统道德一样,一些生活在西方现代社会里的留学生有时在思想上远不及国内新一代青年来得开放。”
他们有点像烧透了的炭
加拿大技术移民中,新一代占绝大多数。他们没有尝过土插队的苦,也没有尝过老留学们洋插队的苦,却是满怀信心到加拿大来插队落户,充满活力。而老一代的老留学生转移民,思维方式已经难以放开,国内关系也已渐渐冷淡下来,有些像烧透了的炭,虽然还红,可是热量已释放了大半儿。
还有,与国内直接出来的人相比,这些老留学生转移民有些遗憾–他们错过了前十年中国大陆办公司,炒股票或做房地产这几波经济大潮。新移民在这几波滔天巨浪里陆续长得肥大起来,为自己的下一次跳龙门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如同在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赛场上竞跑,前者跑了多年之后,虽然尚未停顿,但脚步已然放慢,而后者则如刚冲出线的选手,正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往前冲,毫无疑问,前者将在短期内被后者超越和甩在身后。让我们举几个不同例子。
鹿先生,男,北京人,45岁1990年从北京某报社赴美留学,企业管理硕士,5年前从美国以留学生身份移民加拿大,住在温哥华西68街与黑泽大街相交的一座独立屋,离笔者所租住的公寓只有数百米距离。那是一幢挺豪华的独立屋,全让他一人儿给租了下来。他只住上层,下层再出租。
在新老技术移民圈里,鹿先生是个较为知名人士,性格随和,思维活跃,交际广泛,善于赚钱。移民手续代理,新移民抵加接待,能赚钱的生意,他能做都做。他还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文章,更拍得一流好照片。他的一些旅游文章和照片,不断被中国大陆的一些报纸杂志采用。问题是他还办了个相当有名气的网站,这个网站可把他害了,他把全身心都放到这个网站上了,把从别处赚来的钱也都全贴进这个网站了。 Emily,女,45岁原北京大学经济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先生于第二年也飞赴美国团聚。在美国留学期间,她曾在洛杉矶一家大型台湾家族企业的贸易公司任职总经理,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因拿不到美国绿卡,只好在三年前打个迂回战,先移民加拿大,这样既可拿到加拿大身份,又可使在北京的女儿出国与父母团聚。到加拿大后,她曾去一家华人商场做过收银员,当时由于担心商场嫌她学历太高不要她,她只好谎称自己在大陆就是高中毕业。她眼下在温哥华做独立金融顾问,从属于一家美国保险公司的分公司。
Emily说,她在1997年时,曾回中国大陆呆了三个月,考察了大半个中国后,得出的结论是,回国发展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又感叹着飞了回来。她说她也可以随时去美国发展,但如果都是给人打工,还不如在温哥华先这样独立工作着,由于她所在的美国保险公司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冲进中国大陆市场,Emiliy希望届时回中国大陆创业。
马丁,45岁1989年底以福建某大学讲师身份赴英国进修,后转为留学生,获地质学博士学位。英国的绿卡更不好拿,于是1994年移民加拿大,目前与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岳父母住在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校园内。马丁的妻子就在UBC读计算机专业,希望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马丁自己刚从英国来温哥华时,曾做过几个月的贸易和百货零售生意,后加盟保险公司,推销基金和保险。多年下来,成绩斐然,目前已是温哥华金融保险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大陆华人成功者,他还早已是虔诚的基督徒。从宗教信仰中得到生命的满足。他也非常热爱加拿大。与他交谈,可以明显感到,他的思想境界已明显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他在大陆籍华人圈里有广泛人缘。
吴先生,北京人,48岁1993年赴美留学,妻子后来赴美国与他团聚。两人在美国呆了两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在没有希望拿到美国绿卡的情况下,开着车来到加拿大。住在半地下室里。他在一家台湾投资的电子厂当技术经理,妻子无工作。
还有,一些在加拿大注册了移民公司,正在中国大陆做移民服务的移民公司负责人或代表,也有不少属于这一群体。其中有些人士,读者可能在中国发行的《出国与就业》杂志中看到他们的活跃身影。《出国与就业》是个双周刊,广告收入不少–凡是移民公司,无不希望在该杂志上露脸,因为国内想移民的人据说有数百万人,而该杂志在这一庞大的读者群中卖得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