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第一节:换个活法

现如今的移民,有些无奈,但也不能用悲壮来形容,只能说是换个活法

首先声明,我将新的专题起名为,“移民,就那么回事儿”,绝对没有蔑视,瞧不起移民的意思,毕竟我自己就是移民。只是想把话题写得轻松点儿,内容广泛点儿,另外,也想给自己留个后路,写不好,没关系,看那题目,有点儿不严肃,有点儿玩票,也就没人当真了,另外,这个题目一看就口语化,又很散。有人会问:哪么回事啊?说说吧!这样一来,什么都可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到哪儿,就写都哪儿。还有,在今天,在经济日益发达,人口依然众多的中国,人们走出国门,还真的不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不再是背井离乡,生离死别,只是出去看看,换个活法而已。

的确如此。

移居海外,在今天更多的是个人的生活选择,与政治无关,与爱不爱国无关,人活一世,出去走走,挣点外币,看看西洋景,可谓逍遥。加上交通,网络通讯的发达,世界变得很小,像个家庭,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去,都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大规模地移民潮,也或多或少地反应出一种生活的无奈,在国内呆得好好的,谁愿意抛家舍业,抛开爹娘,出去受那个洋罪。

出国前,有过来人跟我说起,在中国只有两种人适合移民:富人和穷人。富人有钱,没有生活压力,在哪儿都是活,况且,个别富人为富不仁,钱也未必干净,人、钱留在国外更为安全;穷人一无所有,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到了发达国家只要肯吃苦,还是有钱赚,至少混个身份,哪怕是难民身份,也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了。他给我的建议是,像我这种“中间人”,移民的事,免了吧。

他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的想法。

出国,对于不安分的我来说是个在潜意识里酝酿已久的梦,好梦也好,坏梦也罢,这个梦迟早要做。也正因为如此,这么多年来,虽然工作从来不用,但是对英语的学习我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诞生,这个梦变得有些模糊,变得时有时无。

我为人随意,与世无争,自认活的还算潇洒,可内心深处也颇不安分,积极向上之心常有,而行动不常有,

靠着小聪明,上了大学,当上重点中学的教师,可想着一成不变生活,想着直到有一天我会在某一张办公桌前终老,就心有不甘。随后考研,毕业后成了沈阳音乐学院的一名大学老师,按说也应该满足了,全校就我一个教教育学的(在师范系),没有竞争,没有压力,呆了几年,同样地不甘心过着平平淡淡,看得见未来的日子,并且,在艺术学院做一名基础课教师,看似清闲,却“低人一等”,于是又决定跳槽。

到了报社,我才发现这里可谓人才济济,自己无论从智商、情商、文化水平,再到人际关系水平明显偏低,好在报社领导、单位同仁大度包容,几年下来还算开心。谁知几经风雨,几度春秋,报纸办的还是不死不活的样子,尽管吃喝玩乐,工资待遇全不耽误,却还是看不见光明,有时还想跳跳槽,猛然发觉这些年来,自己只知玩乐,本事没什么长进,年龄却已老大不小了,看遍广告,过了三十五岁一概不要。眼瞅着自己变成废人一个,而与此同时,曾经的中学同事已成了校长了,大学同事也被人叫上处长了,心里也觉得讪讪的,倒也没有“羡慕嫉妒恨”,因为我根本不是当官从政的料,可人总得奔点什么吧?

人说,生活就是爬大山,这个坡爬完了,上不去了,就想换个坡,从头再来,从另一面坡再爬,再上。

人说,人挪活,树挪死,我想反正不挪也是死(觉着没什么发展了),挪了大不了还是死。

于是,在偶然一次陪同朋友去移民公司,资询移民事宜之时,下定了决心,自己也试一试。

来源: 新浪博客 作者: 老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