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第十三节:人到中年再上学堂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又背起了书包,重新回到久违了的校园,那份感觉,真的挺好

学完政府资助的法语培训课程COFI,我已经能够用法语简单地交流了,但是还远远不够,就想继续上大学再学些语言。妻子由于比我晚来一年,是我担保的团聚移民,不在政府补贴学COFI之列,我们便一起到魁北克大学的蒙特利尔分院学习法语。

在国外上大学是件很容易的事,没有高考,只要有中学毕业文凭就行,当然好的大学对中学的毕业成绩有要求。我们上“魁大”也要通过一个考试,但主要是为了分班,像我学过COFI,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不必从零开始了。另外,加拿大对于上学的年龄也没有限制,很多人都是中学毕业了先工作,再学习,甚至是学习期间辍学找工作,过几年再继续读书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总之是学分制,学分够了,就算是毕业了,读几年无所谓。我记得当时“魁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9岁,像我们这种年近四十还在读书的人根本就是件很正常的事。还有,在加拿大也没听说过有人因为经济上负担不起,上不了大学的事情,父母有钱父母供,父母没钱政府贷款供。

就这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自费留学是件很费钱的事儿,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作为加拿大公民或者是像我们这种当时还是“准公民”的移民,情况就不同了。学费比国际学生要便宜四五倍,没有工作的还可以申请贷款和助学金。记得我们那时候上了学,每人每年可拿到八千元左右的助学金,加上四千元左右的学生贷款(学生贷款部分毕业后需要偿还,但利息极低,并且如果你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可以申请推迟还款,就是还,也可以自己选是一年一直到二十五年的分期付款,压力不大)。以我们家为例,夫妻两人的学习收入每年就会有两万四千多加元,加上孩子每年三千多元的牛奶津贴(现在更多),对于刚刚来加,省吃简用的新移民来讲绝对可以说是生活无忧了。另外,在加拿大,学生,也是一种身份,这种身份不只是一个名份,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权益。比如说,学生可以凭学生身份办理信用卡,甚至可以贷款买房,就是配眼镜都可享受政府的学生补贴计划(每两年一副免费眼镜,上学第一学期孩子和妻子就各配了一副免费眼镜),学生还有便宜的手机通话计划等等。

上学的那段日子也是我们非常开心的日子。

我们是早晨九点钟的课,每天我们夫妻俩吃过早饭,收拾停当,背起久违了的书包,乘坐地铁,来到学校。这里的校园和我们在国内见过的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国内的学校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地方,学生集中上课、吃饭、住宿、以便于管理。这里则完全不同,学生们在生活上各自为政,学习上也无固定场所。甚至没有什么围起来的专门的校区。我们所在的“魁大”是由几座高楼大厦相互交错地连接在一起的,里面非常开阔,自然地形成几个区域。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生活设施应有尽有,走在其中,但见各色人种,来来往往,脚步匆匆,人人肩背书包,手捧咖啡,在这里,你听不到大声的喧哗,只看得见人影的流动。大楼里,装修别致的书店、咖啡店,便利店、休息区大都是开放式的,你可以穿越其中,也可以拿份报纸或是课外作业,随便捡张桌椅,坐下来,做短暂的停留。

这里的大学没有体育课,但是却有一个较大的体育馆并终日免费对学生开放。由于校外社区里各种公共体育场馆众多,设施齐全,所以,到学校的体育馆里活动锻炼的人并不是很多。倒是我们这些新移民经常出入在诸如游泳馆、健身馆、乒乓球室、羽毛球室等。。。

但是如果你由此得出结论,这里的大学只是环境优雅,舒适安静就大错特错了。在这里,如果不认真学习,想混张文凭,门儿都没有。

我们读的专业是法语,课程是专为那些法语为非母语人士提供的系统的法语培训,我们笼统地称之为法语证书班。因为学期较短,大约不到两年就可毕业,毕业获得的是比学士学位和大学毕业文凭还要低一级的专业学科“证书”

虽说只是证书班,可是在学习上却一点儿也不轻松,以至于开课的时候人很多,渐渐地就有人开始掉队,最后真能拿到证书的人应该不会超过一半。在加拿大,学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科的成绩都不是一两次考试决定的,平时的作业,不断的小考,加上期中期末考试都会算入总成绩,所以不能有一丝懈怠,对于我这种喜欢临阵磨枪的人来说应该是一种挑战。记得最后一个学期,我选了四门课,其它三门还好说。其中一门叫做《商务写作》的课程倒是难坏了我。那时,我已经在考虑买店了,心思早已不在学习上,并且这门课程真的很难,尽是些商务方面的写作格式之类的东西,我听得似是而非,总是有些跟不上,最后终于半途而废,我决定放弃了。可我的学分只差一门课就够拿文凭的了,为一门课还要再学一个学期,总觉得有点冤。没办法,都到了这份上了,这个证书我一定要拿到。

那个学期一结束,我就找到了学校的秘书,要在下一学期另选一门课程以完成学业。秘书翻看着我的档案,又看了看我,竟然跟我说我的学分已经修够了,不必再选课了。

我不知道“魁大”的历史上还有没有像我这样马虎的学生,学完了,毕业了,居然自己还不知道。不管怎么样,我学下来了,拿到了证书,这张语言证书也是我在国外拿到的唯一的洋文凭。我一直想找个镜框把它镶起来,挂在我书房的墙上,但是一拖再拖至今也没有做到,这份证书应该还是压在某个箱子的某个纸口袋里,变成了一份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