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留学移民加拿大指南《我在加拿大的生存智慧-留学篇》第四节 适者生存

在Homestay,我吃不饱

推开三楼的大门进去,走到前台才开始看到里面确实有学校的样子。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拿出我的录取通知书开始办理入学手续。填表、出具护照、学生签证,最后我被告知次日要参加一个考试,然后按成绩分班,而且我需要提供两张护照照片。我问是不是可以读转学分课程,工作人员告诉我新生都需要先读ESL,语言过关后才可以读转学分课程。

出国前算计着准备好了所有需要的物品,但还是百密一疏,竟然忘了放几张护照照片。可我连去哪儿拍照都不清楚!我有点失落。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这跟我想象中的留学生活差得太远了。首先,进入大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次是这所学校,我怀疑它是不是有让我顺利进入大学的资格。我并不想付出时间、金钱还有努力以后,什么都得不到,糟蹋父母的钱,这不是我出国的目的。

一路上我想了很多,全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一下子闯进了我的生活里。我,独自一个人出来闯世界,却是一步一碰头。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面对梦想、面对现实,我们认为它们是对等的。梦想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而现实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残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其实只是你心中的一念之差。现实就在你面前,而梦想则在你心中。心怀梦想,眼观现实,这就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自己。

我想起了办留学的中介给我的那个中国留学生的电话,她也在我们学校。回到Homestay以后,我拨通了她的电话,自我介绍并寒暄一番后,我很着急地问了一下关于学校的情况。

我直接道出了我的怀疑和困惑,她告诉我在温哥华这样的学校很多,我们学校是其中普通的一所,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起码不是骗人钱财的那种。而且也确实可以升入公立大学,她的大学也已经申请下来了,很快就可以启程去东部上大学。放下电话,我轻松了很多,心里也踏实了。既然别人可以从这里毕业进入大学,我也一定可以。

虽然现实不尽如人意,但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可以到达彼岸。

当天晚上,我问清楚了照相馆的地址,Mila提出可以带我去,但被我婉言谢绝了。我一定要学会一个人走,从一件件小事开始。暖房里的花离开了舒适的环境就经不起风吹雨打,我要做一棵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够茁壮成长的小草。

第二天我一早就出门了,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照相馆。两张护照照片就花去了十几加币,这让我心疼了很久。到温哥华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每次花钱,我都要在心里折算成人民币,而大多数时候都会觉得贵。因为钱不是自己赚的,是父母的辛苦钱,所以花起来格外心疼。

到学校参加语言考试,因为是学期中间,报到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只有我一个人参加考试。在高中的时候我自认为英语水平还不错,但参加完这次考试才知道,我还是高估了自己。硬着头皮一半做一半猜地结束了考试,回家等消息。

到温哥华后一个星期,我开始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但有一件事让我很苦恼,那就是吃不饱。早晨起来,Homestay提供的早餐是两片面包,一块炸土豆,两根小香肠,一个煎鸡蛋。中午Mila经常不在家,所以她都是只给做个三明治。晚饭丰富一些,会有Mila学做的中国菜,味道虽然没那么好,但她也是很用心地变着花样在做,主食是米饭。

以前在国内,我是北方人,体形略胖,饭量大,顿顿都是吃很多面食。我不喜欢吃米饭,因为很容易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习惯,尤其是早餐,我根本就吃不饱,甚至半饱都不算。一天里的大部分时间,我就这样饿着肚子过。

一个周六,正好Mila在家,我硬着头皮去找她谈。因为我发现头天的晚餐大都剩下了,而第二天晚餐又是新做的,我猜想Mila是把剩菜剩饭都丢掉了。我跟Mila说我的早餐和午餐要吃头天晚饭剩下的饭菜,以后如果有剩菜剩饭就不用给我做煎鸡蛋、烤面包还有三明治了。她欣然同意,我心想她当然会同意,因为能给她省钱。而对我来说,则是能吃顿饱饭了。

学校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被分进了ESL课的第三级。学校的ESL课共有5个级别,只有完成了5个级别才可以读转学分的课程,但如果成绩优异,又有两位老师写推荐信的话,就可以在完成第4级后直接读转学分课程。

第一天开始上课,我发现班里大部分都是中国来的小留学生,也有来自日本、越南和韩国的,但都来自亚洲。不过这也很正常,ESL嘛,语言预科,就是给我们这样的留学生提供的。

新生报到后,老师让我做了自我介绍,班里的同学也都依次自报家门。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的已经来了很久,一级一级升上来的,有的则跟我一样插班进来。老师都是温哥华本地的,班里明令禁止说中文,如果谁不小心说出口了,就会被罚做俯卧撑。我共有三门课,英语交流、语法与单词以及综合英语。课堂的气氛很活跃,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很多,小班授课,一个班也就十几个人。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鲜。

由于我到的时间是学期中间,刚开始上课没两天,期中考试就开始了。可想而知我是班里成绩最差的一个。每门课的老师都找我谈话,大致是告诉我要把前面落下的课自己找时间补上,如果期末考试继续表现这么差的话,就不能升级。我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单说这个与经济直接挂钩就足够让我重视。我已经交了一年的学费,如果顺利的话,我这一年可以读三个学期。但如果我留级了,那就等于我只读了两个学期,一个学期的钱就浪费掉了。

一个周日的早晨,我睡了一个懒觉后爬起来到楼上去找吃的。看到一封信静静地躺在桌上,拿起一看,信封上是妹妹的笔迹,沉甸甸的,打开后里面有四封信。

第一封是父亲的,其中说的话是他以前从来没说过的。我以前总认为父亲不了解我,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我猜想,他一定因为我这样的儿子而觉得失败,没面子。但他信里的那句“知子莫若父”却解释了一切。他写道,他相信我可以很快适应,说一直知道送我出国是个明智的选择。

看着那封信的时候,我感到了父亲对儿子的那种信任和期许,而我对自己却并没有那种自信。父亲的鼓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也许正是那种期待和信任,才让我有了现在的一切。

他让我多向他汇报生活,尤其是学习上的一切。父亲说,送我出国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是我今生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挑战,他希望我奋斗,并且尽快地进入角色。他建议我尽快搬出Homestay,学会独立,要多看、多问、多想、多做,交友要慎重,不要与那些出国混日子乱花钱的留学生为伍。

读完这封信我才发现,原来父亲也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只不过不善言谈的他从来都没展露给我看,或者说木讷的我从来没有发觉。我仿佛看到了老爸那双充满着期望与关怀的眼睛,让我有了前进的力量,告诉自己“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以前我没怎么争气,但以后不能再轻易让人看不起了。我要用事实告诉别人,我不比任何人差。这封信让我不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迟疑不决,我开始全身心地去拼搏,去努力。

第二封是母亲的。母亲文化不高,字写得歪歪扭扭,跟我差不多,但要比我认真。虽然她不会讲爸爸的那些大道理,而且话也是颠来倒去地说不明白,但她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我的关爱。我知道能写出这些,母亲还不知道折腾了多久呢。她说给我写信的时候是在凌晨3点,边写边流眼泪。母亲的信多侧重生活方面,她的周道考虑让我发笑。她甚至还提议我在这里找个女朋友,让“她”来照顾我。当时刚到温哥华,又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想家是难免的,所以读完母亲的信,眼泪已经在眼里打了好几转了。

第三封信是上高一的小妹写的,她在信里提到,母亲每次给我打电话都会很紧张,总是提前列个表,否则总是在挂了电话后发现该问的没问完,该说的没说。

最后看到的是大妹的信。她告诉我,我走后很长一段时间,父母都像丢了魂一样,在家里呆呆地等我的电话。母亲总是忍不住掉眼泪,父亲虽然不表现出来,但也是一样的担心。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大妹,喜欢卖弄一些诗文。她在信里引用了孔子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些话,让我不管怎样都要照顾好自己,最起码要身体健康,这才是最大的孝道。她说父母不管我是考了100分还是200分,他们只想听到我健康平安的消息就够了。

读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了。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不是为自己而活的,我的一切都跟我的亲人们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我没有理由不坚强地面对一切,我不能让爱我的人失望。

住Homestay的日子很安逸,但不到一个月,我还是萌生了要搬出去的念头。因为它在新西敏市,我的学校则在温哥华市,这样上学放学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太多,而且车票也贵一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住Homestay的费用太高了。我向同学打听过,如果自己出去租房子的话,会便宜很多。而且我相信,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依赖,丧失斗志。拿定主意后我就通知Mila,这个月内搬出去,然后马上开始在报纸上找租房信息。

Mila得知这个消息后显然有些吃惊,而且为失去我这单生意有些不高兴。因为像我这样从中国过去读大学的留学生,因为语言等各种障碍,一般都很依赖寄宿家庭负责吃住的生活,最少也要住三五个月才会搬出去,有些学生甚至一直住到大学毕业。而我到加拿大才不到一个月,英语还说不利落就要搬出寄宿家庭独自生活,她不能理解。

但我心里明白,我必须逼自己短时间内迅速独立起来。在Mila那里,一个月的吃住需要700加元,可如果搬出去住,一个月房租加上吃饭也不过400多加元,这个账我还是算得很清楚的。

为了节省车票钱,我打算在温哥华市找房子住,这样离学校也近,车票钱和时间都省下了,一举两得。白天上课,晚上回来打电话联系找房,放学后或者周末出去看房子。得知我要搬出去自己找房子住,住Homestay楼上的湖南女孩也想搬出去。因为大家比较熟,相处也挺好,所以想一起找个两房一厅。

但分歧很快就出现了,我找房子就一个宗旨,那就是便宜。而她是一个习惯了安逸生活的女生,租房的要求就高多了,我俩很难达成一致。所以,最后搬家期限快到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还是放弃了跟她一起租房子的念头。

在温哥华呆了几个星期后,我还是没有形成方向感,天天揣着地图出门。为了找房子,好几次迷了路找不到家。

有一天晚上,跟一个出租房子的人联系好以后去看房,看完房子后,我觉得价格太高,而且离车站也比较远,就没租。那是温哥华深秋的夜,淅沥沥地下着雨,我没带伞,雨淋在身上很冷。从那所房子出来往车站走的路上,我发现自己迷路了。借着路灯的光,我翻着地图,对照着一个个街牌找路,偶尔有行人经过,疑惑地看着我,好像愿意给我提供帮助的样子,而我却倔强地扭过头去,坚决不问路。

我原本以为,拿着地图找到自己来时的路顺着走回去就行,结果事与愿违,我越走离车站越远,最后始终没有找到来时的天车站。可我那股牛劲上来了,就是不服输。绕了好大一个圈子以后,终于还是让我找到了天车的高架桥,又沿着高架桥一路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才找到一个天车站。

有了这次迷路的教训,我告诉自己,该问路的时候还是张开嘴问,不能好强,不然自己走太多的弯路只是浪费时间。而且,老外们其实是非常乐于助人的,有些时候,甚至你自己并没求助,一些可爱的老外会主动上前问你是否需要帮助。

有次是一个下着雨的白天,我拿着地图在车站找想去的地方,其实当时并没有迷路。有个40岁左右的老外Mike看我在找地图,就凑上来问我要不要帮忙。我注意到,他拄着一个拐杖,左腿有些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不是很方便。

我很感动,不过还是赶忙说:“我可以的,谢谢你。”婉言谢绝了他的帮助。

不过,Mike还是很执著,很热情地问我是哪里人。当我告诉他我是中国人时,他眼睛一亮,很高兴地说:“没关系的,我对这片儿熟,让我带你过去吧!”

其实我当时还是有点戒备心的,但想到对方腿脚不好,我则是一个壮青年,他也不会把我怎么样。而且他的盛情实在难却,我就只好不客气了。

因为当时下着小雨,我一手打着伞,一手还要扶着他,在他的“帮助”下一起找我要去的地方。在路上的时候,Mike才向我道出他如此“盛情”的原因。原来Mike的女朋友是中国人,而且他不久也要到中国去,因此他对中国人尤其热情。

“其实你比我有优势,你会说英语,在温哥华迷路了还可以问,而我不会说中文,在中国问个路也很难呢!”Mike很认真地跟我说着这些,看上去对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满是期待。

“没关系,你要知道,中国人也很友好,他们也一定会像你对我这样的去帮助你!”而且我想,虽然你不懂中文,可是在中国懂英文的人可不少呢,一定会有人给你指路的。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聊,搞笑的事情接着发生了。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Mike发现自己带错了路,要找的地方没找到不说,他把自己也弄丢了。围着那个区转了一圈,还是没找到我要去的地方。他很自责,逢人就问,经过指点后,带着我走了一段又一段。我看这样下去不行了,尽管Mike很负责,可他走路毕竟不方便,不能再折腾他了。

我赶紧提出自己去找,并非常感谢他的帮忙。他无奈地同意了,还一脸抱歉。“你是个好人!”我不断地安慰他说没事,跟他道了别。分开后,我很快找到了目的地,尽管Mike帮的是倒忙,可我还是很感激他。对于刚到异国不到一个月的我来说,Mike的友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很温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一个月就要结束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房子,搬出了Homestay,开始了真正独立的生活。

我在加拿大六年的生活中,换过好几次房子,下面我就简略说一下在加拿大租房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在加拿大不同的城市,房租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房租也大相径庭,这些情况和国内也基本相似。就说大温地区,北温哥华、西温哥华由于是高档住宅区,房价最高;在温哥华市,温西又比温东要贵,本那比跟温东差不多,其次是烈治文;离市区较远的素里、高贵林、三角洲等地的房价是最低的;学区与非学区价格又不同,如果在名校区内,房价会高得离谱。

获得租房信息有多种渠道,可以看报纸广告、上网、经朋友介绍或者自己去相关街区看广告牌。

住房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管理公司派专人管理的公寓(Apartmant),公寓也有高低档之分。在温哥华,高档的家庭套居(如两室一厅)有可能租金为1 500加元左右;而在温哥华的Downtown(市区),或者西区则要2 000加元左右。内有空调、洗衣房(Laundry Room,包括洗衣机和烘干机),有的楼下还有公共游泳池、桑拿室(Sauna Room)、健身房等设施,生活十分方便舒适。中档的两室一厅,月租也得1 000加元左右,但洗衣服要在公共洗衣房使用投币洗衣机和烘干机,楼内也没有上述公共健身设施。

另一种是独立成屋,由房东出租,有的是独立出入的地下室,或者楼下的一房一厅或者两房一厅,一般价格在600~800加元左右;还有就是与别人合住,合用厨房、卫生间的合居屋式,这样的分租形式每间房租在300加元左右。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经济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租房形式。

在国外,大家做事都是习惯预约(Make An Appointment),租房也一样。与大厦经理或者房东预约好时间、地点,他们会领你仔细看房子,并给你介绍这个房子的好处,同时洽谈价格。此时,你应该多看看房子的布局、朝向以及家具、电器的新旧、功能,了解一下是不是提供家具,房租是否包含诸如水费、热水费、煤气费、电费、有线电视费等。如不含,大约一个月还需多少支出,房租如何付,是否还能优惠等问题。如果是合居屋,最好问问隔壁的房客是哪人,人怎么样,会不会很吵等,因为加拿大的房子的隔音效果真的很差。

看房子不能着急,因为每个房主的性格、习惯不同,有时房价差别不小。所谓货比三家,找房子也最少要预约三家先看,选其中性价比最适当的。

租房子要签约,但各省的租约各有不同的标准。有时房东与房客之间也不签租约,只是达成口头协议即可(但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你不知道数个月之后双方的关系如何,有很多例子都是到最后翻脸不认人)。

一般来说,一份租约应该有如下条款:月租金额和付租日期;租约有效期限;押金数额(用来支付房客造成的房屋和其他设施损坏);租金包含的项目内容;公寓的居住人数;关于宠物喂养的一些限制等。房东和房客也是双向选择,房东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给让他们感觉很麻烦的房客。同样,房客也不愿意住在过分苛刻的房东那里。

签约之前应该仔细阅读租约,确保自己同意租约中各项条款内容。搬进房子之前,应该要求房东书面承诺负责履行他所答应的诸如修理房子、装修等义务。另外,最好让他写一份书面报告,写明在你搬入之前已经存在的一些损坏情况,以免这些损坏的责任凭空落在你头上。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写
好,让房东签字。

出租的房屋在冬季应该保证室温在20度,如果过冷,房东有责任改善,或房客可以不受合同限制而搬走。另外,除非有不得已的紧急事件,房东不能随便闯入房客的房间。如果他想进入你租的房间,应提前24~72小时发出书面通知,或是征得你的同意。房东要想加租,必须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房客。加拿大法律规定,房租一年只能涨一次,涨幅不得超过规定的百分点。

租客也有相应的义务,比如按时缴纳房租,保持房屋整洁及维持起码的卫生水平,先获得房东同意再在墙上或地板上钉钉子、刷油漆等。如果租客或租客的客人损坏房屋设施,租客有义务负责修缮 ;如果要搬家,应该至少提前1个月和房东打招呼 。

房东如果对房客不满意,并有正当理由,可以提前2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房客搬走,或给房客7至14天的改过期。另外,如果房东自己需用房子,可以提前两个月提出要求请房客搬出,如果房屋需要修理或改建,房东可以提前120天通知房客搬走。

最后一项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尽量不要从二房东处租房。所谓的二房东就是他从房东或者大厦经理处租房,然后把其中的一间或者客厅出租。曾经发生过很多次二房东卷走房租的事件。如果你从二房东手里租房子,你并不是租房的签约人,你就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关于电脑。来加拿大后不久就发现电脑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于是就打算买台电脑。偶尔在图书馆的张贴栏看到有卖二手电脑的,便打电话过去问了一下情况。同样配置的电脑,二手的确实比新的要便宜很多。

一个放学后的下午,我买回了那台二手电脑,但是人家的显示器不卖,所以我只好去买了个新的显示器,当时也买不起液晶的,就买了个普普通通的显示器。买回来没几天就后悔了,因为我发现有很多人卖二手的显示器,只要几十块,而我买的这个花了将近两百块,而且当时让那个销售忽悠着花了30多块买了保险。后来才知道,电子类的产品一般不用买那个保险,基本不会出问题,况且产品自己带着保修,真是悔不该当初。

从自己的那台二手电脑开始,我就发现,原来在加拿大有着如此庞大的二手买卖市场。二手买卖的涉及面是你难以想象的,大的有房子、汽车,小的有各种家电、家具、手机、电脑、相机、组合音响,甚至还有车票、月票,算得上是应有尽有。因为加拿大是个人口流动性比较大的国家,所以人们总是搬来搬去地过日子,而且还有很多人回流到自己原来的国家,所以就会便宜处理自己的东西。其实很多所谓的二手货几乎是全新的,或者很少用过的。

来加拿大这些年,除了那台台式电脑,我还买过两台笔记本电脑,其中一个戴尔的是人家用了一段时间的,另一台IBM则是新的,是卖家出国时朋友送的,因为他自己已经有了电脑所以卖掉这一台,因此让我捡了个便宜。我以当时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了回来,到现在一直在用。我还买过几部手机,也买过打印机,都是从二手广告里淘来的。

温哥华有几个著名的华人网站,上面可以免费发广告,没事的时候我会点开看一看有没有自己想买的东西。很多新来的人都不屑于二手买卖,因为他们觉得二手的东西就等于不好的东西。但来久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比较坦然了,有用不着的东西就会写广告往外卖,有需要的东西,就先去二手市场里淘淘看有没有合适的。

我也发广告往外卖过东西,来了这些年,积攒了一些东西,留着没地方放,送人又不好意思,所以就打广告,跟不认识的人交易,没有心理负担,买者省钱,卖者省劲。我花了近两百块买的显示器,在我换成笔记本电脑以后20块卖了出去,买的人还高兴得不得了,而那东西在我手里也已经没有用处,只会占用我本来就很小的空间。

想买便宜东西还可以去一些二手商店,二手商店在很多主要的街道上都有,电子产品、家具等。跳蚤市场则并不固定,大的一般是在一些社区中心举行,跟国内的集市差不多,露天摆摊,收取一定的摊位费,入场费一般是5毛钱。我买自行车的时候曾经去逛过,东西确实便宜。后来自行车有点小问题,我也去买过二手的工具和修理材料。

另外需要提及的就是加拿大的一元店(Dollar Store),温哥华比较出名的一元店叫Dollar Giant里面东西很全,厨具、五金、文具、玩具以及各种生活学习用品都有。在当今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消费,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东西。

在加拿大,没到夏天就是Yard Sale的旺季。在路上走就经常会看到很多地方会有写着某某地址Garage Sale、Yard Sale或者Moving Sale的牌子。所谓Garage Sale,就是本地居民将自家的旧东西堆在车库里,标上价钱出售。没有车库的就在门前的空地上摆摊,所以也叫Yard Sale。Moving Sale,顾名思义就是要搬家了,处理不要搬走的东西。这是有些人家积攒的东西多了,或者是要搬家,就把用不到的东西收拾出来堆到后院,标上让人瞠目结舌的低价,半卖半送,与人分享。当然大部分是二手的,但并不破旧。

Garage Sale这样的活动多半在周末早上开张,一直到下午。如果是大型的,卖家会在报纸上登广告。但大部分还是卖家自己到主要路口张贴大字报,招揽“顾客”,在自己家里挂上气球来吸引眼球。有的人家早晨还会备上咖啡跟甜甜圈,迎接早早登门的顾客。

这种形式的二手买卖在加拿大非常流行,事实上,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应该是一种利己又利他的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