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移民手册(2001): 上篇 透视加拿大: 第二章 加拿大人民

加拿大留学移民手册(2001): 上篇 透视加拿大: 第二章 加拿大人民

在英国人和法国人未到加拿大定居以前,这个国家住着一些土著人群体,包括北美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这些群体中,很多人仍然说50 多种尚存的土著语中的一种,他们居住在保留地或定居点。通过移民,加拿大也有了其他许多民族的代表。在加拿大定居较多的种族是德国人、意大利人、乌克兰人、荷兰人、波兰人、华人、南亚人、加勒比人、葡萄牙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使加拿大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国家。

一、加拿大人的种族

时世造英雄。由于历史的原因, 造就了加拿大的多元化民族。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上每一个主要的民族,其民族、种族成分的多样化,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从而使不同民族、种族、文化和睦共处的多元化特点,成为了加拿大与其他移民国家最显著的区别性标志。这种被加拿大政府和人民引以为荣的特殊文化环境,也成为吸引新移民的重要因素。

最早的加拿大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学者们一般认为,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的祖先都是亚洲的蒙古人种,同属美洲大陆的迁入民。

因纽特人北部的一支土著民族即爱斯基摩人,其祖先始居亚洲大陆。现存的加拿大因纽特人分布在马更些河口三角洲、西北地区沿海、北极岛屿及哈得逊湾等广大地区,以渔猎为生。“因纽特”的意思就是“唯一的人”。

印第安人的得名来源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初时的误解。印第安人现主要居住在加拿大境内的两千多个保留地,也有一部分进入各个城市散居。历史上,有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与英殖民政府及以后的加拿大政府签订过出让领地而得到赔偿的条约,这一部分印第安人被称为“有条约地位的印第安人”。那些没有签约的,则被称为“无条约地位的印第安人”,因为没有赔偿,所以不与前者享有同等的权利,多散居在偏远地区。

从17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加拿大。英国人在打败法国人后,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其允许在法国人居住的地区(主要在魁北克)保留法国的民族文化、语言及宗教(天主教)等。今天的魁北克仍保留着浓郁的法兰西风韵。英法冲突的历史及政治稳定的要求,使得加拿大成为英语、法语兼重的国家,甚至在魁北克省,法语基本上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

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被称为梅蒂人( Metis),现在这个词的意义已扩展至指白人与印第安人所生的子女。加拿大现有梅蒂人约6万, 他们与印第安人不完全相同,可随父或随母居住在保留地内。早期的加拿大人40%为英人后裔, 27%为法人后裔, 剩下的人口则是来自其他各国的移民。近年来亚洲移民大量涌入加拿大,其中,从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来的华人达100万左右。他们集中居住在安大略省的多伦多(40万人)、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15万人)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25万人)。随着大批华裔移民的涌入,使唐人街的舞狮、端午节的龙舟等华人风俗成为了加拿大的民族风景之一。

加拿大民族概况如下:

1.原居民(The First Peoples)

在法国和英国人来到之前,在加拿大每个地区都有原居民。这包括广泛分布的印第安人和在北部地区的Inuit 人。他们发展了其独特的文化。在中部平原地区几家合伙以狩猎野牛为主,经常逐野生动物而居。西部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以捕鱼为主,建立有永久性村庄。Inuit 人冬天生活在海边,夏天移居内陆。许多年来,原居民在努力唤醒政府和人民对其的重视及申请对一些土地和资源的所有权。

2.早期移民(The Beginnings of Multiculturalism)

欧洲探险者在15—16 世纪首次到达北美,但直至17 世纪才有人移居今加拿大境内。法国和英国人是两个最早大规模移入的民族。加拿大国家建立于1869 年。由当时的Ontario(安大略)、Quebec(魁北克)、Nova Scotia和New Brunswick 联合在一起而形成。加拿大的国庆日是7 月1 日。加拿大国名Canada 来自Huron-Iroquois印第安语“ Kanata”,意思是村庄或居民点。第一部加拿大移民法于1869 年通过。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广告宣传使很多欧洲人移入加拿大,他们一部分住在城市,还有许多是作为工厂、开矿、伐木的劳工移入。中国劳工在修建横穿加拿大东西的铁路中作出了贡献。

3.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人口中英裔居民占40.2 % ,法裔居民占26.7 % ,其他欧洲裔居民占23 % , 多来自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等国家。还有10 % 的居民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其中,土著人约130 万,占全国人口的3 % ;亚洲人约67 万人以上,其中华人约22 万。

除欧洲移民外,18—19 世纪有一些黑人作为奴隶移入,奴隶制在加拿大结束后,一些黑人为了逃避美国奴隶制而移到加拿大。与此同时,亚洲人也逐渐移入。许多中国人和日本人定居在卑斯省British Columbia 和加拿大西部其他地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大量难民自欧洲移入。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自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亚洲、环太平洋地区等移到加拿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始,加拿大意识到难民和家庭团结移民的重要,这种意识深刻反映在了加拿大移民政策中,许多为了逃避内战、政治动乱、自然灾害的人都来到了加拿大。到1992 年,加拿大有来自世界200 个不同国家的移民。但每4 个加拿大人中有1 个人具有英裔或法裔背景。

移民占全国人口99 % 的加拿大,无愧为一个移民国家。各地移民为加拿大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形成了多元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各民族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特征相互影响,带来了加拿大文化事业的兴旺蓬勃。与美利坚文化不同,加拿大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并存互行、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繁荣。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社区、团体为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举办的活动,不仅会受到社会的尊敬,而且还会得到政府的支持,从而使其呈现出一派祥和、奋进的喜人景象。

尽管英裔和法裔是最大的两部分人,但没有一个民族占绝大多数。加拿大居民中一共有近80 个不同的民族,3 000 万人口中英裔约1 000 万,法裔600 多万,华裔约有36 万多。

大约85 % 的加拿大人口居住在所谓的大湖三角洲以及魁北克城一带。在上述地区的几个大城市有:多伦多、蒙特利尔、渥太华、汉密尔顿、伦敦和温莎。魁北克的人口占全国的1/3以上。

在加拿大,你不必为种族歧视问题烦心。华人处处可见,政府官员也不少。现任加拿大总督就是华人,而且是女性。

加国特别重视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更是老年人的天堂。国内设有种种法律措施保障和维护老弱妇孺的权益。平时在马路上,你会看到各种不同肤色的人。白人并不是多数,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幼儿园学校里的孩子来自世界各地,从小他们就不觉得有什么同,除了肤色外。所以长大后在一起相处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在国内,因为周围没有非黄种人,孩子们的适应性肯定没有这里的好。

但无形的、潜在的种族歧视还是存在的。比如黄种人加入白人主流社会的毕竟不多。老一辈的华人都是经营餐馆,香港、台湾来的投资移民很多还是继续这个行当。而青年一代,有高学历、高学位的移民就开始打入白人主流学校。尤其在加国获得学位的年轻人逐步在主流社会里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白人及各有色人种都有各自的社交圈子,很少有跨越雷池的现象。这也说明,虽然不一定有种族歧视,但总有种族隔阂的方面。但这也难免,华人当然愿意与华人在一起社交,有相同的文化,共同的饮食习惯,其他种族的人也是情同此理,不必强求。

总的来说,在加拿大不存在种族问题。但是否能进入主流社会就得看自己的本事和态度了。

二、加拿大的人口危机

据加拿大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年度人口结构分析报告显示,加拿大正面临着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移民减少和人才外流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美国税率低,待遇高,使不少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去工作。人才外流对加拿大的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出生率创最低记录

加拿大2000年的生育率为每名妇女只生育1.55 名小孩,是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在此生育率下, 加拿大2000 年人口仅增加24.2万人,增长率为0. 8 % ,这也是过去12 年来的最低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处于生育年龄的人在减少。

由于出生率降低,加上婴儿潮时期人口迅速老化,加拿大若不靠移民来大量地补充,其人口可能就此停止增长。此现象如果真的发生,那么加拿大的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体制将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困境。

2.移民人数减少

数十年来,加拿大实际上并未轻易地开放移民大门,而且一直小心甄选,只允许具有最佳资格的人士移民加国。然而,面对今天激烈的国际性竞争,各国都在争相吸纳教育水平高、经济充裕的新移民。照目前情况看,加拿大表现欠佳,落后于如美国和澳洲等竞争对手。

加拿大2000年仅吸纳173 000 名移民, 较所定目标20万—22.5万名少18% ,是40 年来人数下跌最大的一年。

同时,令政府头痛的是,对加拿大经济有极大贡献的投资移民也在大幅地减少。2000 年此类移民人数剧降至9. 5 万人, 降幅为25 % 。其中,来自亚洲的高科技移民人数也下降至3. 89 万人,降幅为27 % ,较总移民的降幅还要大。

加拿大统计局将亚洲投资移民下降的原因归咎于亚洲金融风暴。由于金融风暴,使得原来许多有能力移民的亚洲人士不再符合条件。

安大略省移民服务理事会主席道格拉斯认为,政府处理移民申请案件缺乏效率也是导致技术移民下降的原因之一。她说:“ 美国和澳洲在吸引高技术移民方面比加拿大灵活得多。申请加拿大移民动辄需耗时18 个月,实在是很没有道理的事。”

加拿大移民部长卡普兰表示,政府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将每年移民目标人数由目前的每年20 万—22.5 万人提高至每年30 万人。

3.人才外流问题严重

据统计,2000年移民外国(主要是美国) 的人数,比回流加国的人数多出5.88 万人。这个差额,比两年前增加了近1万人。一个非官方的独立研究中心指出,每年有10 万个高技能加拿大人移民至美国。导致人才外流至美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加拿大的税率比美国高。同等的薪金,其实际收入就要比美国低,加上美国以极高的薪金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自然相同的工作在美国会获得较高的物质享受。

(2)加元对美元的汇率不断下降,使收入的差距也更大。

(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加拿大人到美国工作很容易获得临时工作证。

(4)美国南部气候较温暖,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加拿大人的语言

加拿大实行双语制,即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通用语言。讲英语的约占全国人口的1/ 3,讲法语的约占1/ 4。来自各国的移民后裔也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据加拿大统计局的社会趋势研究,随着移民来源日广,使用的语言亦趋多元化,然而族裔语言在一代以后能否承传,取决于该种语言的实用性,故此,虽然汉语为最多人说的祖裔语言,但加拿大人学西班牙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比率才是全国最高。

据统计指出, 在1996 年全国有470万人的母语并非英语或法语,其中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达73.6万人,是全国第三多人使用的语系。然而,以学习英法官话的外语而言,西班牙话却最吃香, 国内有23万西班牙裔移民,但懂西班牙话的却有50.6万人,在语言使用比率上全国最高。

祖裔语言在1941年至1996年间出现重大改变,除反映移民来源的结构性改变外,亦反映该族裔融入加拿大社会的程度,而异族通婚是同化到官方语言的催化剂。

在1941年,祖裔语言是以德语为主,其次为乌克兰语、欧化犹太语(Yiddish)、波兰语及意大利语。但到1996年,最多人说的祖裔语言为汉语,其次是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其他在十大祖裔语言之列者,还包括阿拉伯语及菲律宾语,反映不少新移民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

其中声称汉语为母语者增长最快,在1941—1981 年间增加了7倍,在1981—1996 年间又增加了3 倍,是近75 万人的母语。

语言其实影响移民融入新社会的过程。首先,懂得英、法官话,出现异族通婚的情况便较高,而其下一代使用祖裔语言的机会便降低。英、法语便顺理成章成为下一代母语。早期移民德裔、乌裔及荷裔移民,多通过这个过程融入加国社会。同族通婚,无疑在保存祖裔语言上较容易。事实上,有3/ 4 同族裔父母的儿童,保存了波兰语、汉语、西班牙语、旁遮普语及越南语作为母语。来自这些语系的移民甚至经过一代异族通婚, 下一代仍会懂得说,只是主次易位, 已视之为第二语言。

撰述报告的统计学者夏里森(Brain Harrison)解释, 新移民父母要保存祖裔语言的原因很复杂, 或者是要认同民族文化, 或因为经济及社会原因, 要多懂一种语言以方便谋生。甚至因为父母不懂英语或法语, 而被迫用祖裔语, 1/5的说汉语的新旧移民便是如此。其他如意裔、葡裔移民亦面对同样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新移民下一代通晓英语速率加快, 但亦有可能因为通过电脑与原居地接触而保存了祖裔语言。

四、加拿大人的价值观

加拿大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影响每个新来者。乐观地讲, 加拿大是一个民主和充满活力的国家, 加拿大人在努力工作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社会。尽管一些人比其他人面临更多的生活困难, 但大部分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1.谦让(Compromise)和合作(Cooperation)

大多数加拿大人十分理解谦让的价值。在一个像加拿大这样人种和文化复杂的社会里, 宽容和不计小的矛盾对大家愉快、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十分重要。

2.接纳(Acceptance)、忍耐(Tolerance)和尊重(Respect)

大多数加拿大人要别人公正对待他们及他们的家庭, 大多数加拿大人也能公正对待他人, 不管他们的种族和文化背景为何。

3.种族平等

加拿大国家法律奉行所有种族平等政策。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可能会告诉你说加拿大没有种族主义, 有些人也许会说加拿大种族主义严重。实际情况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一些加拿大人也许使你感到不受欢迎, 但大多数加拿大是公正的, 他们能接纳和尊重所有愿意接纳和尊重别人的人。

4.雄心(Ambition)和坚韧不拔(Perseverance)

加拿大人相信一份努力一份回报。加拿大是一个经济稳定的国家, 但失业和贫穷仍然存在并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每个人得为工作竞争、为成功努力工作。

5.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

加拿大相信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负责。加拿大人允许每个人按其希望的方式生活, 只要不影响他人。

加拿大留学移民手册(2001): 上篇 透视加拿大: 第二章 加拿大人民

加拿大留学移民手册(2001): 上篇 透视加拿大: 第二章 加拿大人民

五、加拿大人的生活习惯与一般礼仪加拿大人多数系欧洲移民后裔, 故其生活习俗多与欧洲及美国人大致相同。

1.家庭

加拿大人的家庭以3—4 口人为多(即夫妇俩和1—2 个子女)。独居者或多子女的家庭很少。父母亲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吃苦、勤奋和自立的习惯。一般不娇惯孩子,子女从读高中起便开始在学习假期中找工作挣钱,高中毕业后就独立生活, 边学习边工作, 在学校放假期间他们便出去打工, 挣钱缴学费。子女婚后就要离开父母,自寻住处。有了孩子则由自己抚养,不靠父母帮助。每年感恩节或圣诞节,离开家的子女一般要回父母家看望,并带有礼品。

2.社会生活习惯与一般礼仪

加拿大人比较随和友善,易于接近,他们讲礼貌但不拘于繁琐礼节。一般认识的人见面时要互致问候。男女相见时,一般由女子先伸出手来。女子如果不愿意握手。也可以只是微微欠身鞠一个躬。如果男子戴着手套,应先摘下右手手套再握手。女子间握手时则不必脱手套。许多加拿大人喜欢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友善和亲近。加拿大人热情好客。亲朋好友之间请吃饭一般在家里而不去餐馆,认为这样更友好。客人来到主人家,进餐时由女主人安排座位,或事先在每个座位前放好写有客人姓名的卡片。在加拿大还有一种请吃饭的方式更加随便,即“ 自助餐”或“ 冷餐会”形式。由主人把饭菜全部摆在桌上后,客人可各自拿一只大盘子(或由主人发给),自己动手盛取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可以离开餐桌到另一房间随便就坐进餐,这样
客人与主人,客人与客人之间便可有更多的时间交谈。在加拿大一般应邀去友人家里吃饭,不需送礼物。但如去亲朋家度周末或住几天,则应给女主人带点礼品,如一瓶酒、一盒糖等。离开主人家后,回到家中应立即给女主人写封信,告诉已平安抵家,并对受到的款待表示感谢。节假日访问亲友,通常也需要带一点礼物。

(1)社交

业务约会一定要准时,社交约会最迟勿超过半小时。如果你不得已而迟到,最好先打电话通知对方,并告诉他你将会到达的时间,对方会欣赏你的这种做法。加拿大人习惯拥有较大的个人空间。例如在使用银行自动提款机的人, 在他后面的人应保持几尺的距离。推推碰碰别人是极不礼貌的举动。一般人都习惯于在购物付款、银行存款和等车时排队。即使没有一条正式的人龙,也要遵守先到先得的规则,因此等候服务时一定要有耐心。加拿大人最不喜欢别人插队。拉开门,让你后面的人通过,会受人赞赏。你也许会觉得加拿大的生活节奏更为缓慢。但加拿大人认为最好的服务是友善而非快捷,办事多花点时间又有何妨。

(2)外出用膳

除禁止在餐馆吸烟的城市外,多数加拿大餐馆分吸烟区及非吸烟区。餐馆收7 % 的货品及服务税。账单不加服务费,若服务好,通常给15 % 的服务费。如果几个人一同外出吃饭,通常是各自支付自己那一份。如果你不敢肯定,可以在结账之后问一声。如果想去极隆重或极受欢迎的餐厅用膳,最好事前致电订位。除非在高级餐厅,一般人都会叫服务生将剩余的食物放在盒子里带回。

加拿大人在餐桌上讲究很多。实行分餐制,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嚼东西不要张开嘴等,不一而足。只有多观察,才能体会其实质。即使请当地朋友来自己家作客,也应该尊重其餐桌上的习惯。

中国人喜欢谦让,但西方人更喜欢随意。有些礼让如劝酒劝吃会使人感到难以接受。中国人社交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外在的表示往往不是内心的意思。加拿大人直来直去,有时对中国人来讲表现得不那么“善解人意”。这些区别都需要你“磨合”。

(3)服务社区

将你的时间和技能用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协助你认识更多的朋友和建立广泛的交际网,并争取到别人的尊重。慈善机构、医院、艺术中心、学校、社区服务组织和体育机构等,都欢迎义务工。捐钱亦同样受欢迎。上门募捐、电话助捐或向办公地劝捐是常见的事。此外,还有政党要求支持,学生兜售巧克力糖和投资券,还有慈善机构筹募善款等。如果你不想捐,应有礼貌地婉拒,马上关上门是十分无礼的举动。

(4)出席晚宴

如果有人邀请你晚上到他家里作客或吃晚饭,一般做法是带一件不太昂贵的礼物,例如鲜花、巧克力或一瓶餐酒。问清楚男主人或女主人应什么时间到达,并问明穿着要求是正式还是随意。若是聚餐,可问明应不应带点自制的食品。女主人照例带头开始用餐。先让客人取用主菜,然后自己才用。多数加拿大人都率直,如果不喜欢吃某样东西,只需说“不,谢谢你”。如果你喜欢吃传给你的东西,就接下来,说“ 谢谢”即可。临近终结时, 主人或女主人如有疲倦的迹象,则意味着该是告辞的时候了。宴会之后数天,打一个电话或寄一张简短的致谢函,会令主人感到欣慰。礼尚往来,如果礼仪周到,应该在几个星期之后回请一次。

(5)日间托儿所

大多数加拿大家庭的子女都少于两个,而且有不少是单亲家庭。加拿大人共同生活而不结婚的情形相当普遍。大多数加拿大夫妇请不起保姆,因此需要托儿所替他们照顾子女。日间托儿所为出生6周至13 岁的儿童提供全日或钟点监护服务。法律规定12 岁以下儿童不能独留家中,必须有成年人陪同。家里小孩需要照顾,可在电话薄黄页上查找托儿中心找到托儿服务。

(6)宠物

加拿大的宠物(尤其是狗)必须登记或配带识别标记,想知道你所居住城市有关宠物的法例, 可致电两个组织: ANIMAL SHELTER 或POUND ,在城市电话薄蓝页中可以找到。兽医电话可在电话薄黄页上查寻。

(7)购物

多数加拿大人认为,食物、交通和居住是日常生活三项最大的支出。他们每星期去一次超级市场采购食物和其他家庭用品。许多商店在本地报纸插页或送上门的宣传品中,介绍它们每周的特价货品。由于各个店铺的价格不同,比较以后可以节省开支。

(8)公共卫生

吐痰:加拿大人认为吐痰是极为失礼的行为。如果你想清一清喉咙,该去厕所或使用纸巾。

洗手间:未满六岁的儿童应由家长陪同上洗手间,即使是婴儿和儿童,在公共场所小便都是违法的。

哺乳和换尿片:许多加拿大人认为这些是不应公开的行为。有些人甚至会觉得反感。许多公共场所有洗手间内都设有哺乳室及婴儿换尿片的地方。

3.加拿大人的穿着习惯

不管是生活在加拿大的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绝大多数场合下,他们的穿着都非常随便,不拘泥于形式。T 恤、牛仔裤和运动鞋,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搭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环境的要求,休闲装、休闲鞋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欢。为此, 人们的穿着原则是:舒适、美观、大方。

如今,在中国、日本、香港和欧洲等地,时常可以看到不少人穿着整齐,西装、领带加皮鞋。而在北美,这一装扮只有在去教堂或参加婚礼、葬礼、毕业典礼等非常正式的场合才用得着。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外国人请客吃饭,一般情况下都重在交流感情,吃饭只是借口,极少有中国人请客吃饭的气势。除非在正式的请帖上注明要穿礼服,否则就别穿得太整齐,以免大家都尴尬。

所以,在加拿大拥有一两套礼服就够了。由于在北美订做礼服十分昂贵,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从国内带一两套衣服备用。当然,既然是礼服,虽不要求必须穿名牌,但最好能尽量地合身挺括,抓住本来就不多的机会,将中国人的风采展露一番。切记不能像在国内时的近似于便服的穿戴。西服套装虽不长穿,但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些工作会要求经常穿西装。

4.加拿大人的生活开支

加拿大人的生活开支,汽车费用排第一。据加拿大有关数字统计表示,2000 年加拿大人在每100 元的支出里,占前三名的分别是:

(1)35 元花在与汽车有关的项目上;
(2)20 元用于购买食品;
(3)10 元用于购买衣服。

5.其他生活方式和礼节

刚到加拿大的中国人对有些事情感到很奇怪,甚至有些在中国普遍存在的东西在这里见不到,如暖水瓶、洗脸盆之类。加拿大人喜欢喝凉水,无论档次高低的宴席,加冰块的凉水总占一席之地。由于卫生得到保障,人们平时也饮用自来水管里的凉水。

家庭垃圾要装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专用的大黑塑料袋,每星期有固定的一天市政垃圾车要收走。要在前一天的晚上将大塑料袋放开。一般分为纸类、金属、玻璃容器和杂类垃圾,以便回收。

生活在加拿大,你会感到钱包是名副其实的“卡片夹”。你会有社会保险医疗卡、医院卡、银行卡、信用卡、图书借用卡、商店购物卡、航空里程卡、电话磁卡、驾驶执照等很多卡片。其中某些类的卡片还不只一个,例如,医院卡、银行卡、信用卡、图书借用卡、商店购物卡等。如果在某些大公司工作,还有工作卡;上学有学生证卡,一旦你成为了加拿大公民,你还有一个公民卡。总之,你会有很多的卡,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你可以把某些不常用的卡放在家里保险的地方,但经常用到的卡最好随身携带。市场上有专门卖的放置卡片用的皮夹,里边由多层透明塑料隔开,使用非常方便。出门在外,几乎每人都带卡片夹。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随身带很多现金,但最好另外准备一个专门的钱夹。由于加拿大人身上很少带大把现钞,再加上良好的社会治安,“ 三只手”之事非常罕见。

六、加拿大人的节日

1.法定节假日

政府规定的节假日共有61 天。其中52 天为周日, 9 天为其他节日,加上周六的假期,实际的节假日至少有113 日。

元旦:1 月1 日

耶酥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次日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

维多利亚日:5 月24 日。

加拿大日:7 月1 日。

劳动节:9 月1 日。

感恩节:10 月份第二个星期一。

停战纪念日:11 月11 日。

圣诞节:12 月25 日。

2.其他节日

冬季狂欢节(2 月上、中旬):魁北克省居民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活动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多采,具有浓郁的法兰西色彩。节前,要用雪筑成一座五层高的“雪之城堡”;节日期间,要推选一位“狂欢节之王”,作为魁北克市的临时“统治者”,他身穿白衣,头戴白帽,犹如“ 雪人”一般。在破冰后的圣劳伦斯河上要举行传统的“冰河竞舟”。还要在冰、雪上举行其他各种活动。

郁金香花节(5 月的最后两周):首都渥太华的盛大节日。节日间举行各种彩车游行。欢庆的人们还选出一位美丽的“皇后”。人们尾随“皇后”的花车,以乐队为前导徐徐前行。

淘金节:加拿大阿尔伯达省人每年从8 月底起连续10 天举行淘金庆祝活动以纪念祖先们的奋斗精神。人们身着淘金时代的服装上街游行,在埃德蒙顿广场举行各种文艺演出,夜晚燃放烟火,热闹非凡。

3.加拿大的中国传统节日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因家,政府十分重视各民族的侍统节日,拨款举办大型活动, 使市民在娱乐之余,有机会接触及欣赏不同文化传统,扩大视野,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能和睦相处。

端午是华人的大节日,温哥华在三四年前起,每年均举办龙舟竞渡。由于十分成功,吸引大量游客,两年前索性把规模扩大,筹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在温哥华,端午节气氛十分浓厚。农历四月底, 市场开始售粽子、粽叶及咸水草。花舟亦早于一两个月前已纷纷下水,中外运动团体及各大公私机构的健儿加紧操练,在六月底的温哥华国际龙舟节争夺锦标。

龙舟比赛期三天,在市中心优美河上举行,除了烟花外,还有音乐、舞蹈、魔术、戏剧及各种各祥的文娱活动及表演。

移民海外的华人,一到大节,都不忘文化传统。例如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温哥华唐人街的月饼成行成市。公园内也有不少人玩灯笼。

在温哥华,过农历新年不算节日,因为并不是假期, 很多人需要照常上班。但加拿大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人新年是大节,如果以民族传统为理由申请放假,一般会获得批准。加拿大采取多元文化政策,在政府宣传下,民众一般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农历年,加国华人仍有拜年的活动。但是加拿大华人不时兴送“红包”。

七、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加拿大人理解加拿大是一个有着许多不同文化的土地。这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是许多不同民族的人组成。加拿大被称为“移民的国家”( Nation of I mmigrants),因为除原居民外,所有人都是外来移民。

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政府鼓励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发展,在加拿大有很多专为华人服务的团体和机构,不少机构还得到政府的资助,例如,专为新移民进行英语培训的ESL 机构、中侨互助会等。新移民可以保持他们家乡的文化、传统和语言。在加拿大,特别是居住在温哥华或多伦多,华人社区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异国他乡,你仍可享有本族的文化传统。

加拿大人为其多元文化资产而骄傲。加拿大有许多不同文化和种族背景的人和谐、宽容地生活在一起。这种多元化受加拿大个人权利与自由法和加拿大多元文化法的鼓励和保护。此外,多元文化资产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原居民的存在。他们几千年前就生活在加拿大,其在文化和语言保持以及自治方面享有更多的权利。

政府现行的多元文化政策鼓励新移民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和传统,建设新家园。加拿大有史以来就是个移民国家,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共同努力奋斗创建起来的国家,多种民族、多元文化构成了加拿大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也更增强了她对世界人士的吸引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移民进入加拿大,成为其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

富有的物质生活,优美的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以及悠久的移民历史和宽松的移民政策是加拿大吸引移民的主要原因。加拿大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被加拿大政府和人民引以自豪,它不但是区别于其他移民大国的显著标志,而且是吸引移民的主要原因之一。加拿大是当之无愧的无明显种族歧视的国家。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社区或团体为保持或发展本族或种族的文化而举办的活动不仅得到社会的尊敬,还会得到政府的支持。例如华人区中文补习班可得到政府文化基金的补贴。

1.加拿大文化的历史演变

欧洲文化对英国自治领的影响比对美国或拉丁美洲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保持了帝国的团结,从而引起了自治领与母国之间更大程度上的相互影响。另外,除南非外,原籍欧洲的居民在自治领所占的比例比在有着很多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美国和拉丁美洲所占的比例大得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各自治领发展了相同的文化;独特的地方环境产生了独特的文化。

例如,加拿大文化的发展决定于两个因素:占总人口1/ 3 的法裔加拿大人集团和地理上与美国的接近。由于这一庞大的法裔加拿大人少数派的存在,加拿大使用两种官方语言;从铸币、纸币、政府公告以及由国家分配的商品的刻印文字上可了解到这一情况。更重要的是法裔加拿大人的观点和民族的作用。从十分现实的意义上说,他们是一个没有母国的民族。1763 年法国放弃加拿大之后,他们在其最强大的天主教会的教导下背弃共和主义的、非宗教的法国,并对他们认为是操英语的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的商业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东西加以蔑视。因而,他们的主要愿望是不受干涉,在新教徒盎格鲁撒克逊人占优势的大陆上保持自己的特点。

对加拿大来说,更为重要的也许是南方大国的势不可挡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的影响导致了加拿大人才的大批外流,而且决定性地导致了加拿大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形成。一般的加拿大人早晨通常由美国制造的闹钟叫醒,然后用美国生产的牙膏和牙刷刷牙,用美国生产的刮胡膏和剃刀刮胡子。在晨报上看到的新闻有1/ 4 是谈美国的事情。驾驶美国汽车去上班;走进办公楼中的美式电梯;整天使用大多由美国制造的办公设备工作。回家后,很可能收听、收看美国广播或电视节目,阅读美国小说或杂志,也可能驱车到附近的电影院去看美国电影。

在文化领域如同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一样,欧洲文明的大规模移植已经发生,不过其中有许多变更。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适应在语言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一个英国人在访问澳大利亚、美国或加拿大时,能容易地理解他所操的语言在这些国家中发生的变化;不过,以下这些情况也是真实的: 在澳大利亚, 他可能给诸如“aboes”(土著居民)、“sheilas”(姑娘)、“galahs”(唠叨多言的人)和“dills”(笨人)之类的词弄得莫名其妙;而在加拿大和美国,他很快就会了解到他所说的petrol(汽油)、silencer(消音器)、boot(行李箱)和de mister(除雾器)这些词已变成gas、m uffler trunk 和wind shield wiper。他还会发现加拿大人不受英国人和美国人影响、仍保持自己个性的一些例子。如果他要“chesterfield”,在英国他将得到一件男式大衣,在美国他将得到一包香烟,而在加拿大他将得到一张垫得又厚又软的沙发。

2.中华文化冲击加拿大

近年来大批华人移民的涌入给加拿大许多大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气息。由于华人的增多,很多华埠的街名、商店招牌甚至警察局,都以醒目的中、英对照方式出现。在华埠区,早年移入的华人主要从事餐饮、旅行社、杂货食品及土产店等行业。而近年来的新移民有很大比例分布在科技及工程领域。大陆华人移民的主体为技术移民,他们从事的行业也区别于华人区传统行业,并且由于文化层次及教育背景越来越高,融入主流社会也成必然。

这几年华人所使用的“12 生肖”,已陆续出现在加拿大的新邮票上,并受到人们的好奇与欢迎。属于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对加拿大是否已产生了一些影响? 中华文化能否有一天融入加拿大的主流?卡加利大学的史罗教授,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比作一幅不同色泽瓷砖拼成的巨画。中华文化的色泽在这块大拼图上,显然已开始不断浮现。

加拿大人近几年来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史罗( Lloyd A .Sciban)博士在加拿大华人学会的一项文学与文化研讨会中更认为,很多加拿大人并已开始感觉到中华文化在他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他们发现周围的人对中国菜的兴趣更浓了,并把中国菜看作是一种健康食品。每一大城的传统西方连锁超级市场,出售愈来愈多的中国菜的原料。很多人开始相信中医中药,朋友的孩子中学习汉语的也在增多,不少学生开始感到自己不如华人学生那么用功,而开始奋起直追。

加拿大一向是个英语系的国家, 此外是法语, 两种均为官方语言。汉语能否有一天也步上法语的地位? 现在还言之过早,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加拿大如今已有愈来愈多的西方裔人士学习汉语。在亚省卡加利大学任教的史罗说,就以他们的亚省来说,目前已有6 所英汉双语的公立学校,前往就读的并以西方裔的白人子女为多。这种英汉双语的学制,半天英文,半天汉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此外每一个省几乎都有公立学校开设中文的选修课程,各地华人社会都有周末“中文学校”,白人子弟前往就读为数不少,汉语总有一天能在加拿大找到它应有的地位。

中医中药被加拿大列为另类医学,其发展正在起步。据史罗的调查,向中医求诊的顾客,白人所占比例愈来愈大。加拿大有42 %的人曾使用非传统的另类医学,草药和维生素每年的营业额高达20亿加元。在温哥华的中医诊所和中药店,在中文电话簿中登记的便有50 家,多伦多93 家,卡加利21 家。加拿大还有教授中医的学校,卑诗大学便设有与中医有关的课程,维多利亚有一所教授中药的学校,卡加利有中医针炙学院。这是否也象征着中华文化逐步进入加拿大的社会?

华人的文化,在史罗看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其结果是,华裔中有21 % 具大学的学位,其他族裔只有8 % 。华裔在自然科学、工程、数学等专业领域就业的占华裔人口的26 % ,其他族裔只占13 % 。

华裔学生进入各地大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已让其他族裔的学生开始感受到升学的压力,而在功课上“ 见贤思齐”。这应也是华人文化对加拿大文化的一项冲击吧!

东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互相冲击是必然的现象。史罗认为,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长久的物质文明后,已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加拿大人向东方文化追寻以寻求更高的心灵境界,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渴望,再加上东方新移民,尤其华人新移民的快速增加,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在加拿大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力。

美国对新移民采取“大熔炉”政策, 将各族裔的文化熔在美国文化的熔炉里;加拿大则采多元文化政策,鼓励新移民保存与发扬自己精致的文化, 这也应是中华文化得以在加拿大展现其光芒的原因。

3.宗教

加拿大主要宗教派别达30 多个。加拿大人信奉天主教的人约占人口的47.3 % ,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人口的41.2 % , 其余的人信奉路德教、浸礼会教、希腊东正教、犹太教、乌克兰天主教等。

八、加拿大人的工资、工作时间、假期、解雇

1.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加拿大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如下:

(1)最低工资在B C 省是:7.15 加元/ 每小时

(2)从事招待工作的人员的收入不得低于(有小费收入的工作,因为小费收入不用交税):5.95 加元/ 每小时

(3)在读学生工作收入不得低于(并且年龄低于18 岁):6.40 加元/ 每小时

(4)家庭企业雇用的员工收入不得低于(不包括家务佣工):7.54加元/ 每小时

2.关于工资扣除的法律规定

按照劳工法,雇主发给雇员薪金前,必须在薪金内扣除下列款项:

(1)收入所得税,占工资的27 % 以上,视收入不同而定。

(2)失业保险金,简称E.I.,占工资的2.4 %

(3)加拿大退休金计划供款,简称C. P. P,约占工资的3.5 %

加拿大法律规定在每一次发放工资时,雇主必须提供书面单据说明雇员工资如何计算。

3.劳工法中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

在正常情况下,一天的工作时间是八个小时,一周工作5 天。

按照政府的规定,一星期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0 个小时,超过的时间要按照加班计算工资,加班工资是普通工资的1.5 倍(注意:加拿大无论你工作的时间是晚上还是周末,只要你每周的工作时间没有超过40 小时,就不能算加班)。如果工作需要一定要求加班的话,雇主也不能要求雇员一周工作超过60 个小时。

如果雇主要雇员一天工作8 个小时以上或一周工作48 个小时以上,他必须先向政府的雇佣标准局( Director of E m ploy m ent Standards)
申请,同时必须经过雇员和雇员所在工会的同意。雇员连续工作5 个小时以上时,必须最少给雇员半小时的进膳时间。

至于具体的上班时间,政府没有明文规定,根据不同的公司业务需要自定。一般公司上班时间是从上午9:30 到下午6 点,中间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但是如果你在超市或一些特别的行业里上班,那工作时间可能就不会很有规律了。

4.关于有薪假期的法律规定

雇员除了每年8 天的公共假期以外,在工作满12 个月后,可以得到至少2 个星期的有薪年假。不论年假是一次休完还是分两次休完,除非得到雇主的许可,否则在有资格放年假之后的十个月内必须休假。

但是,无论全职或兼职雇员,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享受有薪的公共假期和年假:

(1)被雇佣了最少三个月。

(2)在假期前的四个工作周内,最少工作了12 天。

(3)在假期的前后都有正常上班。

另外,如果你没有享受到年假的话(经雇主同意),那么雇主必须在年底多支付给你今年年薪的4 % ,作为对你有薪假期的补偿。

注意:如果你未工作满一年,即使是连三个月的试用期都没有过就辞职或被解雇,雇主也必须多支付给你所有应付薪水(包括已付和未付)的4 % ,作为对你年假的补偿。

5.关于解雇员工的法律规定

解雇分为两种:一种叫作lay off, 是由于公司业务不景气,不能雇佣这么多的员工引起的;另外一种是fire,是因为公司对你的表现不满意引起的。
如果是lay off 的话,只要你再满足其他的一些条件,就可以申请失业保险金;但是如果是fire 的话,领取失业保险金就会有麻烦。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是fire 的话,公司不需要告诉你原因, 直接叫你回家,但是如果你觉得公司对你不公平,你可以起诉。

按照法律规定,公司如果要解雇你的话,必须提前书面通知你,提前的时间如下:

(1)你工作了三个月或以上:提前一个星期;

(2)你工作了一年以上:提前两个星期;

(3)你工作了三年以上:提前的星期数和年数相同;

(4)最多提前八个星期。

但是如果公司愿意付给你解雇金的话,可以让你立刻回家。解雇金的数目和应提前通知你的星期数的工资相同。例如,根据你的工作年限,公司必须提前5 个星期通知你,那么他就必须多付给你5个星期的工资。

九、世人羡慕的社会福利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优厚是举世公认的。所有儿童均享有13 年义务免费教育,出生婴儿至16 岁儿童,可享受牛奶金补助。低收入人士、失业人士、伤残人士、老人均享有不同种类的福利计划。此外,加拿大居民全部可享有健全的医疗福利计划。尽管各省的具体规定不同,但社会福利基本一致。包括:

家庭津贴:凡有18 岁以下儿童之父母均可享受。具体金额视家庭收入高低而定。

日托津贴:若小孩父母均工作,又不能付日托全费, 可申请日托津贴。

失业保险:多数在加拿大工作的人都受失业保险保障。失业可领取失业保险金。

养老金:65 岁以上,在加拿大居住满10 年,可领取全额养老金。

退休金:在工作期间供纳退休金税的人士,可申请退休金。

医疗保险:加拿大实施全民保健计划,居民享受免费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