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第十八节:加拿大好人多

实际上,便利店里发生的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客人还是好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店里也是风平浪静的,只是坏事往往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倒使得许多温馨的东西在记忆中变得有些模糊了。

一直有一种感觉,开店前和开店后的加拿大好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不开店的时候觉得加拿大什么都好,环境优美,生活平静安逸,人们文明善良;开了店,负面的东西忽然一下子多了起来。本身开个小店接触的人多了杂了,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能碰到,而这些人和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开过店的人很难遇到和很难发生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想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来,中产阶级和富有阶层的人很少来便利店,好的便利店的客人以蓝领工人为主,还有的店常常来光顾的竟是那些懒人、酒鬼、妓女、吸毒者之类的最底层的人;二来,开店难,对于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环境不熟,朋友不多的中国新移民来说就更难了。虽说绝大多数的客人是好的,但诸如歧视、欺生、以及文化的碰撞的现象还是会经常出现。

开店辛苦,麻烦事多,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往这个行业里挤,并且,治安好,顾客层次高的区域不去(前面说过富人的钱难赚,穷人倒相对好一些),专门捡酒鬼多的地方找店,真可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穿了,开店就是为了“钱”。

刚来的时候看加拿大人都是活雷锋,就说问路吧,甚至不用问,只要你在大街上打开地图,不出几秒钟就会有人主动过来帮你,要是说不清,或是你没听懂,他/她会陪你走出很远指给你看,直到你明白了为止。记得刚来加拿大不久,有一天,我要去乐器商店给女儿买台钢琴,出了地铁车厢,看见许多的指示牌显示着不同方向的出口,我一时不之所措,便掏出写着地址的纸条问一位女士。她似乎也不确定,便叫我等一下,然后跑到地铁服务窗口去询问,回来后跟我解释要从哪个出口出去,再转几个弯。见我的样子好想没太听懂,就说跟我来吧。我跟着她上了台阶走出地铁口,又向前走了约100米,她指给我说:前面第二个红绿灯左转就是,说完转身往回走。望着她的背影我连声说感谢,却发现她又走回到地铁入口处。看来她根本不顺路,是特意走出地铁站为我领路,然后她再走回去转乘另一条地铁,或者回到原来的地方再绕到另外的出口出去。

初来咋到的新移民大多都有过捡家具的经历。

记得有一天我和妻子散步,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扔出的一个柜子,简直跟新的一样,既好看又实用,便往家里抬。空着手散步不知不觉走出很远,抬着东西就不得不走走停停了。走着走着,听到后面有汽车鸣喇叭,我心想我又没挡你的路,就没理会。不一会儿,一台丰田SUV紧挨着我们在前面停了下来,正好挡住了路,我有些生气。这时,车上下来一个中年黑人男子,笑着问我们往哪抬?往家抬呗!家在哪?我开车帮你们送过去。说完下车帮我把柜子抬上了车,还开玩笑地对妻子说:这不是女人干的活。交谈中,得知我们刚来不久,便说了许多加拿大怎么怎么好之类的话,并说他也是多年前过来的新移民,很喜欢这里等等。到了家,他又帮着把柜子抬下了车,抬进屋,握手、再见、临走时还扔了句:欢迎来到加拿大!

  还有一次,我在家里无意中听见里屋女儿和他的同学说话。女儿说;昨天晚上我们校外活动回来,出了地铁,我转错了车,到了终点就剩我一个人了,天黑了,也不知是在哪儿,给我吓坏了,正好司机也下班了,他叫我等着,然后交了车,开着他自己的车又把我送回到了我等车的那个地铁站,那个叔叔真好!另一个说,这算什么呀,有一天早上,我起来晚了,跑到路口,眼睁睁地看着校车开走了,没赶上,这时,后面的一个阿姨停了下来,直接开车把我送到了学校。

接手第一个店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好,加上地处闹市,治安状况也不尽人意,也会常常觉得不开心,多亏许多好心的客人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安慰、帮助,才使得我们至今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心。记得那时候,有位意大利老太太劳拉,每次来店里都会拉着我妻子的手问寒温暖:想不想家啊,这么远在外面多不容易啊,几句话说得人心里热乎乎的。还有一个看似很穷困,很潦倒,终年穿着同一件外套的老男人,总是来买一张价值五角钱的刮票,并且从不说话,只是谦卑地笑着点一下头,那一年春节竟然送给我一张当年加拿大出版的中国生肖邮票,一张小型张的猴票。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加拿大每年在中国春节前都会出版一套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的中国邮票,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从不集邮的我每逢春节都会买几套中国邮票,自己留几套,剩下的回国送给集邮的朋友。还有一位卖花姑娘,我们这么称呼她是因为她在一家花店上班,人长得很漂亮,有点儿像法国明星苏菲.玛索,经常来店里,从不多说什么却总是一张花一般的笑脸,下班回来,常常会带给我们一大捧鲜花,使我们的小店漂漂亮亮的,我们的心情也跟着亮堂起来。

最后要提到的是一个单身老太太,每天上午十点多钟都要来店里,买些刮票,再跟妻子聊聊天,经常带给我们一些她自己做的点心,时不时地带妻子坐地铁四处逛逛,熟悉熟悉蒙特利尔的一些观光景点,介绍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有时还请妻子到个有特色的餐厅吃点什么,两人处得像娘俩似的,偶尔哪一天没来,妻子都赶紧打电话问一问是不是病了,互相都很牵挂。只是后来我们卖了店,搬到了另外的地方,就再也没见面,只是偶尔通个电话,可那份感激之情将会永远藏在心里。

到我们买了第二个店的时候,我们的经济状况好了起来,语言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增强了许多,我们的店也有些像模像样了,雇着外卖工,店员还雇的是本地人。在当地人的眼里我们不再是新移民,不再是需要照顾的外国人,我们也的确不需要照顾了,虽说做的是辛苦的行当,从收入来说却不比谁差,也可以说是生活无忧了,所谓的压力都是自己给的,总想再多赚点,早点休息,回国待上一段时间,再提个相机世界各地走走看看。

回过头来想想,我在国内虽说工作不错,倒也是平平庸庸,智商、情商偏低,看不出有什么发展,出来闯闯即是好奇,也是无奈。到了加拿大更是一切归零,从头再来。好在加拿大政府慷慨大方,新移民落地即享受公民待遇,公费医疗,牛奶津贴,使我们无功先受禄,前两年白吃白喝免费读书,后来开了店,吃了些苦,但也有收获,所以从未后悔、抱怨,对加拿大,我们常常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每年的圣诞节我们也会给盲人基金会寄出一张小小的支票,看见商场里、马路旁、为了各种原因举行的小型募捐活动,我们也都要表示一下心意,也算是对来加以后政府供我们读书,好心人帮我们适应生活的一种感谢吧!